[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183.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顺生 |
主分类号: | D06M13/207 | 分类号: | D06M13/207;D06M13/513;D06M13/188;D06M11/79;D03D15/217;D04B1/14;D04B21/00;C08B37/0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撕裂 防水 透气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壳聚糖与月硅酸反应,制得改性壳聚糖,将改性壳聚糖分散于水中,并对棉纱线进行处理,制得一号改性棉纱线,然后将纳米二氧化硅与环氧树脂、异氰酸酯和乙醇胺反应制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与乙醇水溶液混合,并对棉纱线进行改性处理,制得二号改性棉纱线,随后将一号改性棉纱线与二号改性棉纱线混合织造,并经柠檬酸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后,制得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本发明制备的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且防水透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透气面料就是集防水、透湿性能于一体的功能性面料。该面料主要运用于功能性服装,不仅能够及时排除人体的汗液和汗气,满足严寒风雪、大风天气等恶劣环境中人们活动时的穿着需要,也适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对雨衣等的要求,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现有的户外衣物面料通常具备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其材质较为轻薄,导致其结构强度较低,耐撕裂性较差,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以解决现有防水透气面料强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30~60份一号改性棉纱线,30~60份二号改性棉纱线,2~5份柠檬酸和1~8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一号改性棉纱线是由棉纱线经改性壳聚糖处理后所得;
所述二号改性棉纱线是由棉纱线经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处理后制得。
作为优化,所述一号改性棉纱线与二号改性棉纱线所用的棉纱线相同;所述棉纱线为捻系数为300~400。
作为优化,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是以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E44,乙醇胺和异氰酸酯作为原料制得;所述异氰酸酯为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N3390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化,所述改性壳聚糖是以壳聚糖和月桂酸为原料制得。
作为优化,所述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45份一号改性棉纱线,45份二号改性棉纱线,4份柠檬酸和6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一种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壳聚糖与月硅酸混合于乙醇溶液中,搅拌混合后,真空反应,过滤,干燥,得改性壳聚糖;
(2)步骤(1)所得改性壳聚糖与水混合,得一号处理液,将棉纱线与一号处理液混合,二浸二轧后,干燥,得一号改性棉纱线;
(3)将纳米二氧化硅与有机溶剂混合,并加入异氰酸酯,搅拌混合后,得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与环氧树脂溶液混合,于保护气体氛围下搅拌反应后,抽滤,得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将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用有机溶剂洗涤后,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坯料,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坯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并滴加有机胺,搅拌反应后,抽滤,洗涤,干燥,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4)将步骤(3)所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与乙醇溶液混合,得二号处理液,将棉纱线与二号处理液混合,二浸二轧后,干燥,得二号改性棉纱线;
(5)将步骤(2)所得一号改性棉纱线与步骤(4)所得二号改性棉纱线混合织造,得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坯料,将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坯料与水混合,并加入柠檬酸,搅拌混合后,调节pH至碱性,静置陈化,过滤,冷冻干燥,得预处理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坯料;将预处理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坯料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并加入乙醇溶液,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得高强度抗撕裂防水透气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顺生,未经林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