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细矿粉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150.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自森;许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自森;许雪军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细矿粉 制备 混凝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超细矿粉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砂石料、水、外加剂和超细矿粉,采用粒度为400‑500目的超细矿粉来替代粉煤灰作为制配混凝土的掺合料,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更好,从而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更高,同时降低混凝土的制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超细矿粉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在制备混凝土时,常掺有一定量粉煤灰,作为水泥的替代材料,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如下三种方式应用的:在早期强度要求很低,长期强度大约在25~35MPa的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中,大掺量地替代水泥使用;在结构混凝土里较少量地替代水泥(10~25%);在强度要求很低的回填或道路基层里大量掺用。粉煤灰可以填充骨料颗粒的空隙并包裹它们形成润滑层,由于粉煤灰的容重(表观密度)只有水泥的2/3左右,而且粒形好(质量好的粉煤灰含大量玻璃微珠),因此能填充得更密实,在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里尤其显着。粉煤灰还可以延缓水化速度,减小混凝土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对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十分有利;由于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材料,在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市政工程等项目建设中均有运用,粉煤灰用量也急剧增加,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粉煤灰价格和混凝土成本急剧升高。
亟需提出一种可替代粉煤灰的掺合料,用于制配混凝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超细矿粉制备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超细矿粉来替代粉煤灰作为制配混凝土的掺合料,降低混凝土的制配成本,同时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更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超细矿粉制备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砂石料、水、外加剂和超细矿粉。
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应用于生产一种超细矿粉制备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得超细矿粉:选取适量的矿石原料,并对矿石原料依次进行破碎、研磨以及筛选后,获得粒度为400-500目的超细矿粉;
S2、备料:按照普通混凝土制备的质量比将水泥、砂石料、水、外加剂和步骤S1中获得的超细矿粉进行提取;
S3、混合一:将步骤S2中的提取的水泥、砂石料、和超细矿粉混合均匀,获得混合干料;
S4、混合二:将步骤S2中的提取的水和外加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湿料;
S5、混合三:将步骤S2中获得的混合湿料加入到步骤S4中获得的混合干料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凝土。
优选为:所述矿石原料为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页岩或大理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为:所述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优选为:所述砂石料采用符合普通混凝土生产标准的细纱。
优选为:所述外加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复合物,且两者的复合比例为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水泥、砂石料、水、外加剂和超细矿粉进行制配混凝土,采用超细矿粉代替了普通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作为制配混凝土的掺合料,该超细矿粉经矿石原料加工获得,且矿石原料为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页岩或大理石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就地取材方便,且成本较低,节约物流成本,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本发明采用的超细矿粉粒度为400-500目,相对于粉煤灰的粒度更小,进而掺和超细矿粉的混凝土,密实度更好,从而使得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更高;另外矿石原料为惰性材料,由矿石原料加工获得的超细矿粉传承了矿石原料的惰性,在超细矿粉作为掺合物加入到混凝土中,使得混凝土耐化学侵蚀的能力增强,进而增强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自森;许雪军,未经陈自森;许雪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