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013.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华可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叠合 现浇板 连接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其包括现浇板和叠合板,所述现浇板朝向预制板的一端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厚度与叠合板的厚度相等,所述延伸段的底壁与叠合板的底壁平齐,所述延伸段与叠合板之间形成有接缝。本申请具有减少接缝处理时与现浇板之间产生干涉的可能,且可减少接缝因所受应力过大而导致开裂,并增加现浇板和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预制板在安装至建筑物上后,往往需要在现场再浇注一段现浇板,使现浇板与预制板连接,以增加预制板与建筑物的连接强度和紧密性,进而增加建筑物整体强度的稳定性。
为减少混凝土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应力对预制板或现浇板造成影响的可能,预制板与现浇板之间一般留有接缝,发明人发现,当现浇板为竖直设置的墙壁时,现浇板的高度一般会远大于预制板的厚度,导致预制板与现浇板的交界处可能会形成角型或T型的接缝,这种接缝在处理时容易与现浇板之间产生干涉,导致施工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预制板与现浇板之间因高度差而导致施工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现浇板和叠合板,所述现浇板朝向预制板的一端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厚度与叠合板的厚度相等,所述延伸段的底壁与叠合板的底壁平齐,所述延伸段与叠合板之间形成有接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浇板朝向叠合板的一端设置延伸段,并使延伸段与叠合板的厚度一致,将现浇板与叠合板之间的接缝由T型或角型变为平缝,减少接缝处理时与现浇板之间产生干涉的可能,便于施工,同时因为延伸段与叠合板之间是平齐的,接缝处的处理质量和速度均可得到提升,稳定性会更好,可减少接缝处发生开裂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叠合板内设有连接钢筋,所述现浇板与延伸段内设有同一组固定钢筋,所述连接钢筋远离叠合板的一端伸入延伸段与固定钢筋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筋伸入延伸段并与固定钢筋连接,在现浇板凝固后,可增加现浇板、延伸段与叠合板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强度。
可选的,所述叠合板包括预制板和设置于预制板顶壁上的叠合层,所述固定钢筋叠远离现浇板的一端伸入叠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钢筋伸入叠合层内,进一步增加延伸段与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预制板安装步骤,将用于支撑预制板的支撑装置安装于地面上,将预制板运至支撑装置上方,并放置于支撑装置上;
绑钢筋步骤,将固定钢筋固定于建筑上,然后将连接钢筋与固定钢筋连接;
现浇板浇注步骤,将用于浇注现浇板、延伸段和叠合层的现浇模板安装于地面上,安装现浇模板时,预留延伸段与预制板之间的接缝,然后在现浇模板内浇注现浇板、延伸段和叠合层;
接缝处理步骤,现浇板、延伸段和叠合层凝固后,拆除现浇模板,然后在接缝内增加填充物,将接缝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