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损管自动快速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5770.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康佳;周念福;张亦弛;刘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自动 快速 封堵 装置 | ||
一种深海损管自动快速封堵装置,包括间隔的第一水下平台耐压壳体和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所述第一水下平台耐压壳体和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之间通过深海管路连接,所述深海管路的外部安装有耐压环,所述耐压环下方的深海管路的外部安装有圆盘基座,所述耐压环的底部与圆盘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绕在深海管路的外部;所述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上安装有软管存储箱,所述软管存储箱内存储有高压钢丝增强软管,所述圆盘基座的外端面还安装有软管约束装置,所述高压钢丝增强软管一端从软管存储箱伸出进入深海管路内,另一端依次经过软管存储箱、软管约束装置后伸入耐压环内部,并与耐压环焊接固定,工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水下平台的深海损管自动快速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平台深海管路由于加工缺陷、腐蚀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在深海产生破损时,高压海水会具有极强的冲击强度和进入速度,轻则冲坏设备,重则导致舱内大量进水艇沉人亡;水下平台深海管路直接关系整个水下平台安全性,其封堵过程争分夺秒。因此,在装备研制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破损管路的堵漏,以提高水下平台的安全性。
目前,水下破损管路封堵主要依靠关闭舷侧阀方式,即在耐压壳体内部布置深海管路舷侧阀以及深度计等传感器,当深海管路破损时,采用人工或自动方式关闭舷侧阀实现深海管路海水堵漏,系统响应时间较长;同时,随着水下平台潜深增加,需要研制耐高压舷侧阀,此时舷侧阀及管路附件等尺寸较大,给水下平台舱室布置等带来较大困难。而常规的自动封堵方法中需要配备昂贵的深海传感器、驱动器等设备,以实现实时监控、破损定位和自动封堵,会给整艇系统增加较大的经济和负载负担。深潜装备并非均工作于深海状态,仍有相当的作业时间是在浅海域。浅海状态下海水压力较小,破损后进水速度和水流的冲击强度大幅减弱,对人工封堵的响应时间要求较低,无需启用该设备。因此,为了避免封堵装置在浅海应用中误开启,产生浪费,还需要对自动封堵功能开启深度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深海损管自动快速封堵装置,从而可以实现封堵功能的开启深度的无极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海损管自动快速封堵装置,包括间隔的第一水下平台耐压壳体和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所述第一水下平台耐压壳体和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之间通过深海管路连接,所述深海管路的外部安装有耐压环,所述耐压环下方的深海管路的外部安装有圆盘基座,所述耐压环的底部与圆盘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绕在深海管路的外部;所述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上安装有软管存储箱,所述软管存储箱内存储有高压钢丝增强软管,所述圆盘基座的外端面还安装有软管约束装置,所述高压钢丝增强软管一端从软管存储箱伸出进入深海管路内,另一端依次经过软管存储箱、软管约束装置后伸入耐压环内部,并与耐压环焊接固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耐压环与深海管路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实现密封。
所述软管存储箱焊接在第二水下平台耐压壳体上。
所述软管存储箱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绕有高压钢丝增强软管。
所述圆盘基座焊接在深海管路的外部。
所述软管约束装置的结构为:包括软管约束装置外壳,所述软管约束装置外壳的一端开有螺纹孔,另一端上方设置有通海孔,所述螺纹孔处配合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伸出软管约束装置外壳,并安装旋转手柄,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入至软管约束装置外壳内部,并连接第一活塞,所述软管约束装置外壳内部还安装有与第一活塞对应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活塞的外端与软管约束装置外壳内壁面之间穿过高压钢丝增强软管。
软管约束装置外壳呈空心矩形结构。
软管约束装置外壳的外端面与圆盘基座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