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尖锐医疗器械收纳装置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3875.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豪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感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A61B50/39;F16F15/067;A61L2/07;A61L2/18;A61L2/24;A61L2/26 |
代理公司: | 合肥晨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2 | 代理人: | 康培培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锐 医疗器械 收纳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尖锐医疗器械收纳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减震机构、收纳机构和灭菌机构,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盒、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分别固定薄片状的锐器和具有一定厚度的锐器,减震机构和收纳机构相互配合可在运输收纳盒的过程中发生颠簸时,避免锐器与锐器相互划伤造成损耗,也可避免锐器从收纳盒内部洒落划伤他人,灭菌机构可对收纳盒内部的锐器进行分类灭菌处理,可对耐高温的尖锐的医疗器械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对不耐高温的尖锐的医疗器械进行浸泡式灭菌处理,可避免因锐器消毒不彻底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尖锐医疗器械收纳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医疗中产生的尖锐物,通常需放置于指定的专用容器内,即锐器收纳盒内,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之后的可重复使用的锐器会由医护人员将其收集在纳盒内,然后将收纳盒带至指定的位置进行灭菌,现有技术中,收纳盒内部一般都设置有灭菌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灭菌装置均采用的是喷洒消毒液或者采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的方式进行灭菌,喷洒消毒液的时间太短无法达到灭菌标准,同时,紫外线消毒灯照射的方式无法杀死细菌的芽孢,可重复使用的锐器如果灭菌不彻底,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医疗事故,且现有的锐器收纳盒内部并没有设置固定锐器的固定件,也没有设置抵抗外力的减震机构,在搬运锐器收纳盒的过程中,一旦锐器收纳盒受到颠簸,锐器与锐器之间相互碰撞容易造成损耗,同时,锐器从锐器收纳盒内部洒落的过程中容易划伤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锐医疗器械收纳装置的工作方法,通过在锐器收纳盒上设置减震机构、收纳机构和灭菌机构解决了传统的锐器收纳盒对锐器消毒不彻底、锐器和锐器之间容易相互碰撞和容易从收纳盒内洒落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尖锐医疗器械收纳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锐医疗器械收纳装置包括:
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所述减震器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支撑板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表面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
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所述收纳盒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件,所述收纳盒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件;
灭菌机构,所述灭菌机构包括灭菌槽,所述灭菌槽开设于所述壳体表面一侧,所述灭菌槽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灭菌槽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灭菌槽的内壁底部一侧与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排气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一端与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二通电磁阀A,所述灭菌槽的内壁底部另一侧与排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排液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一端与废液箱内部连通,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二通电磁阀B,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出液端与螺纹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螺纹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灭菌槽的内部连通,所述液压泵的进液端通过第一软管与三通电磁阀的第一支口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支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一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三支口通过第三软管与第二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储液箱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储液箱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浓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表面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器和计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浓度计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计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信号接收端、所述加热器的信号接收端、所述二通电磁阀A的信号接收端、所述二通电磁阀B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真空泵的信号接收端和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信号接收端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感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传感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