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983.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喻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加药混合装置和沉淀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震动过滤机构和吸附过滤机构;所述加药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加药机构、混合机构和电子液位计;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固相物质收集机构和辅助沉淀机构,本发明利用过滤装置中的震动过滤机构和吸附过滤机构,能够对污水进行多次过滤与吸附,从而除去污水中的杂质、污泥和异味;通过使用加药混合装置中的加药机构和混合机构,能够实现对污水的自动加药,且保证药剂与污水充分反应,提高药剂的溶解效率和溶解效果;采用固相物质收集机构和辅助沉淀机构,能够将药剂与污水反应后形成的固相物质从中分离开来,便于进行收集,故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工业迅猛进步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对水源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对水源的保护、污水的处理、废水的净化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现阶段,常常采用化学沉淀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即通过人工将药剂添加至污水当中,使其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害杂质进行反应,形成固体沉淀后再分离出来,并将处理完成的污水的PH值调整到正常范围,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中仍存在如下弊端:
1、在对污水处理过程,污水中的污泥、悬浮物和絮状物等颗粒状杂质含量较高,添加的药剂容易与这些颗粒状杂质混合或发生反应,造成药剂的浪费;
2、现有的加药方式是通过人工加药或利用加药装置直接将药剂加入到污水当中,依靠药剂的自然扩散或局部搅拌来进行溶解,在这种状态下的药剂的溶解速度较慢,混合时间较长,药剂与污水的反应不够充分;
3、污水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后,其产生固相物质中容易残留污水,导致处于该状态的固相物质不易进行收集和回收,影响污水的净化效果,因此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加药混合装置和沉淀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震动过滤机构和吸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罐的出口端与加药混合装置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震动过滤机构和吸附过滤机构均设置于过滤罐内部,所述吸附过滤机构位于震动过滤机构的下方;
所述加药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加药机构、混合机构和电子液位计,所述混合罐的进口端与过滤罐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加药机构设置于混合罐的旁侧,其出口端连通于混合罐的进口端,所述混合机构和电子液位计均设置于混合罐上,所述混合机构用于对混合罐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混合,所述电子液位计用于测量混合罐内的污水量;
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固相物质收集机构和辅助沉淀机构,所述沉淀池的进口端与混合罐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固相物质收集机构设置于沉淀池的内部,所述辅助沉淀机构位于沉淀池的旁侧,且该辅助沉淀机构的工作部分位于固相物质收集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弹簧、三角形连接板、驱动轴、连接轴和滚轮组,所述过滤板设置于过滤罐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过滤板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于过滤罐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罐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驱动轴的输入端,所述驱动轴转动设置于过滤罐上,所述三角形连接板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连接于三角形连接板上,所述滚轮组转动设置于连接轴上,且该滚轮组行走于过滤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烘干热风机,由所述烘干热风机对过滤板上附着的污泥与杂质进行除水与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过滤机构包括PP棉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PP棉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均设于过滤罐内部,所述PP棉过滤层设置于过滤板的下方,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设置于PP棉过滤层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快充快放二合一电源
- 下一篇: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及其电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