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及其钻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802.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杨;郑建雄;陆平;罗带明;王春明;肖衍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准数控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39/18;B23B41/14;B23Q3/155;B23Q7/00;B23Q17/00;B23Q17/22;B23B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215025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高效 机床 及其 钻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包括机床床身、设置在机床床身上且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方且沿工件的长度方向并列共线设置的若干主轴、分别驱动若干主轴沿工件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若干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分别驱动若干主轴沿工作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的若干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的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若干主轴分别由若干独立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使得多个主轴不仅可以同时加工,还可方便调整各主轴之间的中心距,从而适应不同孔距工件的加工,加工效率数倍提高,工件制造周期数倍缩短。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该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的钻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及其钻铣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熔喷布及无纺布作为口罩、防护服以及卫生用品最核心的材料,由聚丙烯PP材料经喷丝模具喷射出丝,聚集成型后便是熔喷布或无纺布。在这类模具喷射头的表面上,均匀矩阵排列有成千上万的微孔。一般而言,微孔的质量决定了熔喷布和无纺布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医用类N95口罩及医用防护服,熔喷布等级必须达到99级标准,这对于模具上的微孔质量要求是极高的。首先,这些微孔的直径必须在φ0.1~φ0.5mm之间,且要保证孔壁光滑无毛刺,孔径的误差必须控制在极小范围内(±0.002以内)。
目前,模具上的微孔大多数采用高精度数控机床钻孔加工,而要在模具平面上钻削微孔,钻头与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精确,机床动态性能必须优良。模具在机床上的定位,采用人工目视的方法是很难找准的。
另外,对于大尺寸模具(主要是长度尺寸大于等于1000mm)的微孔加工,特别是无纺布模具,若采用高性能的小型高精密机床来完成钻孔,虽然该类机床精度性能极佳,但行程小,加工范围有限,对于加工长度尺寸较大的模具,需要人工在模具长度方向上多次移位,重新对位,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定位(接刀)误差,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喷丝效果。另外,长条形的喷丝板,每次只有约1/4或1/5甚至更小的实际加工行程,未加工部份在机床工件台上形成较大悬伸,较重的工件作用在机床导轨上,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长期不利于导轨寿命及精度表现。另外,若采用较大加工行程的机床来完成钻孔,由于大行程机床的精度性能不及小行程机床,加工尺寸误差较大,且容易发生断钻。对于喷丝模具而言,只要发生断钻将直接导致模具报废或繁锁返工。如此大尺寸的精密机床,价格非常昂贵,占用场地大,维护运营成本高,环境条件要求严荷,操作技术难度大。模具上数以万计的微孔,依据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单加工机头,模具的制造周期非常长,如3000mm长的无纺布模具,孔数超过30000个,数控加工超过30天。因此,大尺寸喷丝模具微孔的加工效率、加工精度以及由此形成的较高成本,一直是喷丝模具行业的痛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备高性能、有良好经济性、能缩短制造周期以及实现对大尺寸模具加工微孔的小型精密加工机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及其钻铣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包括机床床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床床身上且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且沿工件的长度方向并列共线设置的若干主轴、分别驱动若干所述主轴沿工件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若干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分别驱动若干所述主轴沿工件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的若干第二驱动组件;
在若干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若干所述主轴移动并对工件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若干主轴分别由若干独立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使得多个主轴不仅可以同时加工,还可方便调整各主轴之间的中心距,从而适应不同孔距工件的加工,加工效率数倍提高,工件制造周期数倍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准数控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全准数控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