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680.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和平;胡梦云;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华谱量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华谱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B01J23/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江涛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经景路38***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复合 纳米 颗粒 玻璃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为光催化复合玻璃纤维滤芯,包括:6~12wt%棒状氧化锌基复合光催化纳米颗粒,3~9wt%粘结体系,其余组分为超细玻璃纤维棉;其中,
光催化纳米颗粒由A、B、C和D四类组成,A类光催化纳米颗粒为棒状氧化锌,B类光催化纳米颗粒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量子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C类光催化纳米颗粒为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银线中的一种或几种,D类光催化纳米颗粒为氧化钛、氧化锡或氧化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A类光催化纳米颗粒棒状氧化锌,其长度为100-200nm,直径为50-100nm,含量占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的总重量的2~6%;
B类光催化纳米颗粒的直径为30~50nm,含量占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的总重量的1~4%;
C类光催化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0~30nm,含量占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的总重量的1~4%;
D类光催化纳米颗粒的长度为150~250nm,含量占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的总重量的2~4%;
B类光催化纳米颗粒、C类光催化纳米颗粒以及D类光催化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包覆在棒状的氧化锌光催化颗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玻璃纤维棉组成为:SiO2:56.5~66.5wt%,Al2O3:2.5~7.5wt%,MgO:4.5~8.5wt%,CaO:1.5~4.5wt%,B2O3:3~6.5wt%,Fe2O3+ZnO+BaO:4.5~7.5wt%,碱金属氧化物Na2O+K2O:8~10.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玻璃纤维棉的纤维直径正态分布在0.6~4μm,平均纤维直径为2.2μm,超细玻璃纤维棉的纤维长度正态分布在15~30mm,平均纤维长度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滤芯基体为超细玻璃纤维,通过在纤维表面形成纳米粘结体系层和微波快速原位生长形成紧密交联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其中,微波快速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时间为6-12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玻璃纤维棉构成三维网状多孔结构,不同直径的超细玻璃纤维交叉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体系由粘结剂和改性剂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纯丙乳液、硅丙乳液、苯丙乳液、醋丙乳液和改性酚醛树脂中尿素改性酚醛树脂、聚氨酯改性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质量为占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总质量的2~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KH550、KH560、KH792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质量为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的总质量的1~4%,所述改性剂的作用为了提高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的抗水性,延长使用寿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氧化锌基复合纳米颗粒玻璃纤维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基复合光催化纳米颗粒在超细玻璃纤维上紧密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华谱量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华谱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华谱量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华谱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6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迭代聚类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 下一篇: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