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导丝捕获圈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610.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潘炳跃;戴宇峰;樊康乐;唐瑜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捕获 圈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磁性导丝捕获圈套装置,包括圈套器和磁性导丝,圈套器包括具有记忆性的圈套网以及磁性连接组件,磁性连接组件包括输送丝、磁力接头二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导丝,磁力接头二在空间上位于圈套网中心位置,磁力接头二与磁性导丝相互为异名磁极,使得磁性连接组件与磁性导丝在靠近时可以相互吸合,令磁性导丝被拉入圈套网中,导头中阻止磁力接头二脱出圈套网导管,使得圈套器与磁性导丝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圈套器与磁性导丝之间的三重连接,操作简便的同时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导丝回路在圈拉过程中不会相会脱离,具有良好的临床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磁性导丝捕获圈套装置。
背景技术
导丝作为微创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器材之一,在术中起定位路径的关键作用,为术中后续其他器械的推送入体内,以及功能实现提供唯一路径。在一些介入手术如室间隔缺损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以及二尖瓣介入修复手术,需要建立体内外导丝回路(即体外-血管-靶点位置-血管-体外),以将器械沿着导丝回路送到靶点位置。因此,如何让导丝轻易实现环形回路路径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专利CN 111466966 A公布了一种通过两部分单独的磁性空心管相连接建立通道,通过磁力吸引使得两个空心管贴近建立导丝回路路径,但是其相连接的两端空心管道的连接没有固定,只靠弱小的磁力吸引连接。在体内复杂的环境中圈拉一端导丝后磁性空心管很容易相互脱离,从而使得回路崩塌。而且,导丝能否成功穿越通道连接处,完全取决通道连接处的连接质量,不可预测的风险很大,没有可靠性。
专利CN108366804 A,CN107072682A以及CN 105873527 A公布了一种编网捕获装置,采用是目前临床上的圈套器捕获导丝的技术原理。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捕获的功能,但是能否成功抓取目标物体,导丝和编网捕获装置通过支撑导管进入共同空腔时很多时候不在同一轴线上,使得圈套困难,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手法和经验来旋转导管使得两者通轴,手术操作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即使导丝已进入圈套器,但在用导管收紧圈套器过程中,导丝仍有可能从圈套器滑落,无法捕获目标导丝。
专利CN 202136387U公布了一种三爪卡盘式的捕获机构。这种机构通过弹性金属材料捕获目标物体。这种设计同样存在上述的捕获装置与导丝不同轴时捕获导丝困难问题,同时机械传动装置多,导管内径无法做细,难以用于血管内介入而只能用于消化内镜手术。
为此设计一种既可以相互精准定位,夹持力稳固可靠的捕获机构系统,抓取目标导丝顺滑的回到输送鞘管中,形成导丝环形回路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既可以相互精准定位夹持力稳固可靠的导丝捕获机构系统,以达成精准稳固捕获导丝,让导丝实现环形回路路径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磁性导丝捕获圈套装置,包括圈套器和磁性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套器包括具有记忆性的圈套网、磁性连接组件以及导头,所述磁性连接组件包括输送丝、磁力接头二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导丝,所述磁力接头二在空间上位于圈套网中心位置,所述磁性导丝包括导丝和磁力接头一,所述磁力接头二与磁力接头一相互为异名磁极,使得磁性连接组件与磁性导丝在靠近时可以相互吸合,令磁性导丝被吸入圈套网中,使得圈套器与磁性导丝建立连接。
所述磁性导丝为分体式磁性导丝。
所述分体式磁性导丝包括由非铁磁材料制成的导丝与带有磁性的磁力接头一,所述磁力接头一固定在导丝的顶端,固定的方式可以为焊接、粘接或者铆接等多种方式。
优选的,磁力接头一和磁力接头二可以由稀土烧结及被磁化的磁铁构成,其外部也可以由塑料膜包裹。
优选的,所述塑料膜可以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PE、PP及PU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特征共享的自学习迁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自攻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