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现场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548.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标;蔡国军;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02 | 分类号: | E02D1/02;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测试 试验 设备 现场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现场标定方法,包括1.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室内标定与修正,符合室内标定要求的原位测试试验设备为待检测设备;2.待检测设备的现场标定与修正:寻找适合现场标定的标准试验场、在标准试验场内对待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标定、判断待检测设备是否符合现场应用要求、判断不符合现场应用要求的待检测设备是否符合现场标定要求和设备的精度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标定方法可以减少了受力方式与实际作业过程中在土体中的受力方式的差距,从而提升了原位测试试验设备标定的测试精度,避免了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困难,工程造价增大,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减少等问题;具备相应的标定设备,并提供标准的试验场地进行设备实际应用的试验研究,这为新原位测试技术与试验设备的研究研发带来了便利,同时节省了原位测试技术与试验设备的研发成本,加快了研发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现场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岩土工程的不断发展,以静力触探为主要技术代表的原位测试技术由于具有测试快速、无需取样、可连续作业、测试数据量大、对土的扰动小、所测数据更贴近土体原始参数等优点而受到大力发展。伴随着现代多功能原位测试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应的原位测试技术理论与试验设备也趋向于多元化。但是目前对于新的原位测试技术理论和新的试验设备却缺乏更加规范标准的试验场地用于检验其实际应用效果。以孔压静力触探技术为例,其测试探头的标定方法通常是在室内采用孔压静力触探率定仪对探头测试部位施加循环荷载以测试探头内力值传感器的读数是否存在误差。然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设备贯入土层时会受到周边土体的围压等更为复杂的受力情况。显然,该标定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受力方式与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受力方式差距较大。
因为受力方式不同,室内标定只通过传力给传感器进行了标定,这只能证明设备的标定传力路径和传感器不存在问题,但是无法评估设备整体是否满足要求,比如设备存在磨损,若该磨损并未对标定时的传力路径造成影响,但是在土层中整体受力时由于磨损就可能造成侧壁摩擦力出现误差。另外这些设备内部构造的影响是无法在室内标定试验时测试出来的,但却会导致设备在作业时出现问题,严重者将影响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增大工程造价,威胁到工程的安全性。
同时,新研发的原位测试试验设备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标定设备,并缺乏标准的试验场地进行设备实际应用的试验研究,这将大大限制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和设备的研究研发速度,并增加实际应用研究时所花费的试验成本。而在一个土层分布相对均匀的试验场地内,标准的试验设备多次测得的原位测试试验参数随着深度的变化曲线会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曲线,如果以此获得标准测试曲线,则对待检测试验设备在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建立一种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现场标定方法对具有研究与应用意义,有利于新设备的研发应用,提升设备的测试精度,延长不易室内标定的设备的服役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现场标定方法,用以解决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缺少实际应用效果的现场标定评估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现场标定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S1、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室内标定与修正:
S1-1、使用适用于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的传感器标定装置对试验设备的传感器进行标定:将原位测试试验设备安置于传感器标定装置上,通过标定装置向原位测试试验设备施加可实时读取的荷载值a;
S1-2、将施力荷载值a与原位测试试验设备上的读取的测量值b进行对比:设置可允许误差范围为x,计算施力荷载值a与原位测试试验设备上读取的测量值b之间的误差值,若误差值范围在x之内,则原位测试试验设备符合室内标定的要求;
符合室内标定要求的原位测试试验设备为待检测设备;
S2、待检测设备的现场标定与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违章抓拍图像AI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穿孔的高强承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