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2427.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张先勇;张峰;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40/42;H02S40/10;H02S40/30;H02S50/1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块 电流 单极 转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包括光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信息推送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光伏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照,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照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以及灰尘采集单元,通过光照采集单元采集光伏模块上的光照数据,并在系统内预设时间轴,将时间轴与太阳直射角进行对应,当光伏模块上每个子区域的平均光通量超过系统预设光通量值时,则获取相应的时刻,并将光伏模块的向阳面调整至相应的时刻所对应的角度;通过灰尘检测单元获取光伏模块上的灰尘数据,从而获取到光伏模块上的灰尘量,当灰尘量超过系统预设灰尘量值时,则对光伏模块表面进行除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光伏效应,“光伏效应”全称“光生伏特效”,是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全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有了电压,就像筑高了大坝,如果两者之间连通,就会形成电流的回路。太阳能发电,其基本原理就是“光伏效应”。
现有的光伏模块在安装后,只能朝向某一个固定的方向,而随着一天时间的进行,太阳所处位置的不同,从而使得光伏模块在太阳能的接收效率也会有所差异,而光伏模块的单一方向,使得光伏模块在对太阳能的吸收过程存在极大的浪费,使得光电转换的效率降低;同时光伏模块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中,表面易囤积大量灰尘,从而影响光伏模块的透光率,降低光电转化效率,光伏模块表面的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光伏模块的工作以及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包括光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控制器;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光伏模块的光照数据、温度数据以及灰尘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光照数据的分析过程:
步骤S1:通过公式获得光伏模块上每个子区域的平均光通量GZP,当GZP≥G0时,则获取对应的时刻,并将对应的时刻标记为Sk;其中,G0为系统预设光通量值;
步骤S2:在系统内预设一个时间轴,并将时间轴的开始时刻标记为t0,时间轴的结束时刻标记为t1;将t0对应一个太阳直射角KJ0,t1对应一个太阳直射角KJ1,其中t0<t1,0≤KJ0≤KJ1≤180°;
步骤S3:根据步骤S1获取到的时刻Sk,将向控制器发送调整光伏模块的指令;
温度数据的分析过程:
步骤SS1:当GWmax>GWmin≥GW0时,则判定光伏模块表面温度过高,向控制器发送全面散热指令;
步骤SS2:当GWmax≥GW0>GWmin时,则判定光伏模块局部温度过高,则获取GWmax以及超过GW0的子区域的所在位置,并对子区域所在位置进行局部降温,其中GW0为系统预设高温值;
灰尘数据的分析过程:
当HcL<H0时,则不作任何操作,当HcL≥H0时,则判定光伏模块表面需要进行除尘,则向控制器发送除尘指令,其中H0为系统预设灰尘量。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照,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照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以及灰尘采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光照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光伏模块上的光照数据,具体采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