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热解尾气的多级油气冷凝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166.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崎峰;梁家宇;苏建;刘松豪;廖长君;秦豪;荣泽林;陈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06 | 分类号: | C10G5/06;B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苏惠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含油 污泥 尾气 多级 油气 冷凝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热解尾气的多级油气冷凝回收系统,包括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冷凝器、连接在冷凝器底部的回收油罐和循环水制冷装置,每一个冷凝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夹套、集液装置,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的内部,且内筒体的下部与外筒体连通,其中外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气口,内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夹套为中空筒套并紧贴固定在外筒体的外侧壁上,该夹套的下部设有进水口且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循环水制冷装置连通形成制冷系统。该系统使热解尾气以螺旋的方式流动,不断冲刷筒壁,实现自清理的功能,有效解决重质油凝结换热管或堵管现象、传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解油气冷凝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热解尾气的多级油气冷凝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热解技术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加热分解,转化为以燃料气、燃料油和炭黑等具有价值的热解产物,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含油污泥的热解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干燥脱气阶段(50~180℃)、轻质油挥发阶段(180~370℃)、重质油分解阶段(370~500℃)、热解半焦化阶段(500~600℃)和矿质分解阶段(600℃以上)。因此,含油污泥经高温热解产生的热解油气是宽沸点混合气体,包含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等,且目前大多采用单级冷凝的方式对热解油气进行冷凝回收,导致热解油的品质复杂和性质不一,仍需进一步分离提纯。同时,在冷凝回收油气过程中,冷凝管内部常发生焦油等高粘度冷凝油凝结挂壁或堵塞换热管道的情况。冷凝油挂壁现象导致换热器热阻剧增,换热效率降低,极大影响油气冷凝回收率;油气通道堵塞则需立刻停车检修,防止因热解气外泄、管道爆炸而引起爆炸、爆燃等安全事故。
因此,开发一种能有效解决重质油凝结换热管或堵管现象,实现自清理、高温热解尾气高效冷凝、分级冷凝回收功能的冷凝回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热解尾气的多级油气冷凝回收系统,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能有效解决重质油凝结换热管或堵管现象、传热效率下降的问题,可实现自清理、高温热解尾气高效冷凝、分级冷凝回收的功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热解尾气的多级油气冷凝回收系统,包括若干个依次连通的冷凝器、连接在冷凝器底部的回收油罐和循环水制冷装置,每一个所述冷凝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夹套、集液装置,所述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的内部,且内筒体的下部与外筒体连通,其中外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气口,内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夹套为中空筒套并紧贴固定在外筒体的外侧壁上,该夹套的下部设有进水口且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循环水制冷装置连通形成制冷系统,所述集液装置设置在外筒体的下方,该集液装置的下方设有排液阀门和排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中空螺旋叶片,该中空螺旋叶片盘旋固定在内筒体的外侧壁上且底部连通进水口,顶部连通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螺旋叶片与内筒的夹角在10~45°。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在连通夹套和中空螺旋片处分别设有外夹套进水口阀门和中空螺旋叶片进水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的顶部设有温度计,该温度计的温度探头设置在内筒体顶部内侧,温度计的显示器设置在内筒体的顶部外侧并连接温度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装置设有液位计,该液位计设置在集液装置的中部且显示器设置在集液装置的外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排液口上分别连通有回收油罐。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均连通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每一个冷凝器的进水口,连通设置的冷凝器之间出气口与下一个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