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161.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泰;李颖泉;李代;梁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04 | 分类号: | A43B1/04;A43B23/02;D04B1/10;D04B1/12;D04B1/24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层次 效果 三明治 组织 针织 鞋面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针织鞋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鞋面本体,该鞋面本体至少编织有一第一三明治组织,该第一三明治组织包括第一面层、第一底层、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一中间层。本发明利用透明面料可以漏底色的特点,将有色纱线和单丝结合编织部分中间层,当该第二有色纱线做面编织动作时,形成深色的第一编织区域;当该第二有色纱线做隔针面吊目编织时,形成颜色较浅的第二编织区域;当该第二有色纱线做隔针底吊目编织时,形成颜色更浅的第三编织区域,从而呈现出具有层次分明效果的针织鞋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鞋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三明治面料由上、中、下三个面组成,表面通常为网孔设计,中间层为连接表面与底面的透明纱线,底面通常为密织的平版面,俗称“三明治”。常见的三明治面料都由经编针织机器编织,虽种类繁多,但是同质化严重。
常规的经编三明治面料之间的不同之处,多体现于面层的组织纹路和网孔的外观差异,中间层透明纱线区域只起到支撑作用,而且整体的抗拉伸性能差、不耐磨、透气性能差,缺乏层次感与立体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利用有色纱线与透明纱线的特点,一体成型地编织出具有两种不同特点的三明治组织,其中,第一三明治组织具有第一面层、第一底层、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一中间层,通过设置第一中间层中纱线的编织动作,使得第一中间层中的纱线在第一三明治组织的位置关系、密度等不同,从而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三明治组织视觉效果,而且本申请主要采用透明纱线作为主体,使得针织鞋面的抗拉伸性能大大增强,耐磨且透气性好,在运动中可以对足部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鞋面本体,该鞋面本体至少编织有一第一三明治组织,该第一三明治组织包括第一面层、第一底层、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一中间层,该第一面层至少包括一根第一纱线,该第一纱线编织形成该第一面层;该第一底层设置在该第一面层的下方且至少包括一根第一有色纱线,该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该第一底层;该第一连接层设置在该第一面层与该第一底层之间且至少包括一根第二纱线,该第二纱线与该第一纱线、该第一有色纱线交叉编织形成该第一连接层;该第一中间层设置在该第一面层与该第一底层之间且至少包括一根第二有色纱线,该第二有色纱线与该第一有色纱线交叉编织形成该第一中间层;该第一面层、该第一底层、该第一连接层以及该第一中间层一起构成该第一三明治组织。
优选的,该第一三明治组织的表面至少包括第一编织区域、与该第一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二编织区域以及与该第二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三编织区域;该第二有色纱线做面编织动作时,形成该第一编织区域;该第二有色纱线做隔针面吊目编织时,形成该第二编织区域;该第二有色纱线做隔针底吊目编织时,形成该第三编织区域;该第一编织区域的颜色为深色,该第二编织区域的颜色比该第一编织区域的颜色浅,该第三编织区域的颜色比该第二区域的颜色浅。
优选的,该第二有色纱线的颜色比该第一有色纱线的颜色深。
优选的,该第二有色纱线的颜色与该第一有色纱线的颜色不同。
优选的,该第一纱线与该第二纱线均为透明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