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产品全程可溯交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884.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男;陈惠芬;梁琳;李婕;吕园园;杨先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30/00;G06F16/35;G06F16/38;G06F40/289;G06Q40/04;G06Q50/02;H04L9/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产品 全程 交易系统 | ||
1.一种农产品全程可溯交易系统,包括供货方和购买方,其特征在于,供货方和购买方通过智能合约交易平台进行现货交易,智能合约交易平台安装于用户终端上;智能合约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包括供需匹配阶段、双方建立交易意向、拟定交易细节、制定交易智能合约、执行合约条款、钱货清算和完成交易;智能合约交易平台是基于联盟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交易平台,所有交易数据都存储在联盟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中,所述智能合约交易平台包括供需匹配端、意向确认端、细节交流端、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和意见反馈端,供需匹配端用于供需匹配阶段,将达成匹配的供货方和购买方相互推送;意向确认端用于供货方和购买方确定初步交易意向,若双方达成初步交易意向,则向双方开放细节交流端;细节交流端用于双方沟通交流,并对交易细节进行商定;商定完毕后,若双方仍有交易意向,则为双方开放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供货方或购买方能通过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发起制定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制定完成后等待对方审阅智能合约内容,在审阅完成并确认智能合约内容不存在争议以后,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将交易智能合约制编译成智能合约数字文件,并将智能合约数字文件部署到联盟区块链的所有节点中;
其中,所述供需匹配端通过匹配度评价来实现供货方和购买方的匹配,匹配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匹配度,ST表示供给产品与需求产品的匹配状态,PA表示产品产地与期望原产地的匹配度,DE表示最大供给量与需求期望值之间的匹配度,TD表示最低接受价与期望价格区间的匹配度,λ表示产品产地与期望原产地的匹配度权重,μ表示最大供给量与需求期望值之间的匹配度权重,ω表示最低接受价与期望价格区间的匹配度权重;
所述产品匹配状态ST是指供货方提供的农产品是否为购买方需求的农产品;若存在需求关系则匹配状态值ST为1,若不存在需求关系则匹配状态值ST为0;
所述产地匹配度PA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V表示初始值,n代表地域精度等级,i表示当前等级,表示目标地域在当前地域精度等级下的地域值,表示供给地域在当前地域精度等级下的地域值;
所述供需匹配度DE的计算公式为:
DE=TAN-1(SP-RP)
其中,SP表示供给量,RP表示需求量;
所述价格匹配度TD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是衰减因子,FP是最低接受价,是期望价格区间的下界值,是期望价格区间的上界值,OV是供需匹配度的初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产品全程可溯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需匹配端包括供货方发布端、购买方发布端和供需匹配端,所述供货方发布端用于发布需要进行销售的供给产品、产品产地、最大供给量和最低接受价;所述购买方发布端用于发布需要购买的需求产品,期望原产地,需求期望值,期望价格区间;所述供需匹配端用于将供货方发布端和购买方发布端发布的供需信息建立匹配,并将符合匹配度的供货方和购买方进行相互推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产品全程可溯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需匹配端包括分词提取端、语意识别端、语意匹配端和供需匹配库;所述分词提取端用于提取用户输入信息并得到分词,所述语意识别端对分词进行语意识别,并为各分词打上聚类标签,所述语意匹配端通过聚类标签与语意树建立匹配;所述供需匹配库用于存储供货方的供货信息和购买方的需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产品全程可溯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为可视化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安装于用户终端上,所述交易智能合约制定端包括智能合约可视化生成端和智能合约编译部署端,用户通过智能合约可视化生成端进行可视化智能合约的制定,智能合约可视化生成端将用户制定的智能合约关键参数发送给智能合约编译部署端,智能合约编译部署端对关键参数进行解码,并将关键参数编译到智能合约数字模板中生成智能合约数字文件,编译好的智能合约数字文件通过智能合约编译部署端发布部署到联盟区块链的所有区块节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8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智能门式侧边搬运车
- 下一篇:一种乡村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