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液检测用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1222.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豪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豪顺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95;E02B15/04;B02C18/06;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液检测用除尘装置,包括外设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骨架一侧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下方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外设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一调节泵,所述第一调节泵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泵,所述第二调节泵下方设置有第三调节泵,所述分离机构的两侧焊接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底端焊接有抽水斗,所述切割机构下方设置有饲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周边设置有若干离心管道,若干所述离心管道的另一端固定有透水膜,所述透水膜和分离机构内壁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本发明,具有自动清理河道垃圾和饲养鱼虾提高生态水平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液检测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城市中各大河流中沉积或漂浮有大量垃圾,其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生命健康以及城市的市容风貌,因此,对河道垃圾的清理是当下十分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然而传统的河道清理装置并不能够达到高效清理河道垃圾的功能,并且现有的技术无法在对河道进行清理时,对河中鱼类加以保护和饲养,因此,设计自动清理河道垃圾和饲养鱼虾提高生态水平的一种油液检测用除尘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液检测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液检测用除尘装置,包括外设骨架,所述外设骨架一侧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下方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外设骨架下方设置有第一调节泵,所述第一调节泵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泵,所述第二调节泵下方设置有第三调节泵,所述分离机构的两侧焊接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底端焊接有抽水斗,所述切割机构下方设置有饲养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周边设置有若干离心管道,若干所述离心管道的另一端固定有透水膜,所述透水膜和分离机构内壁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出水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机构两端贯通连接于外设骨架的一端,所述外设骨架的下方设置有分类仓一,所述外设骨架和分类仓一之间贯通相连,所述分类仓一一侧贯通连接于第一调节泵,所述第一调节泵另一端绳连接有滤网一,所述滤网一滑动套接于分类仓一的内部,所述分类仓一的下方贯通连接有分类仓二,所述分类仓一和分类仓二的连接处贯通连接于第二调节泵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泵的另一端绳连接有滤网二,所述滤网二滑动套接于分类仓二的内部,所述分类仓二的一侧贯通连接有分类仓三,所述分类仓二和分类仓三的连接处贯通连接于第三调节泵的一侧,所述第三调节泵的另一端绳连接有滤网三,所述滤网三滑动套接于分类仓三的内部,所述分类仓三的一端贯通连接于饲养机构的一侧,所述分类仓二的一段贯通连接有切割机构,所述分类仓一的一侧贯通连接于切割机构的上端,所述分类仓二和切割机构的下端贯通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割机构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弧形刀,所述弧形刀下方设置有塑料喷口,所述分类仓一的一段贯通连接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设置于塑料喷口的两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割机构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内部设置有辅料仓,所述辅料仓外围贯通连接有旋转刀,所述旋转刀的内部设置有辅料口,所述辅料仓贯通连接于辅料口的一端,所述辅料口的一端贯通连接于分类仓三和饲养机构的连接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饲养机构内部设置有氧气泡,所述氧气泡的一段设置有抽气阀一,所述氧气泡上端设置有柔性块,所述氧气泡的顶端卡接于柔性块内部,所述氧气泡顶端处设置有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之间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于柔性块内部的顶端,所述活动塞外围设置有承接仓,所述承接仓贯通连接于饲养机构的内部,所述饲养机构和承接仓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透水膜的一侧贯通连接有压力阀一,所述压力阀一设置于饲养机构的底部,所述压力阀一和饲养机构之间贯通相连,所述饲养机构一端设置有压力阀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豪顺,未经郭豪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