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0136.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佘培亮;秦立浩;汪鹏;王猛;吴曦翱;朱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站内 识别 危险 距离 红外 报警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红外对射识别仪器技术领域。该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该红外报警器由固定滑槽、移动报警器小车、太阳能电池板、控制面板组成,控制面板包括天线、编程接口、充电接口、红外对射元件、信号灯、电源灯、蜂鸣器,滑槽固定于站内支柱水泥杆上,移动报警器小车位于滑槽内。该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高压带电体下侧、作业区域上方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御周界面,当较大型移动物体侵入警戒区域时,能够迅速的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对射识别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力网的重要枢纽,更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主要功能是变换电压,用于接受、分配以及控制负荷流向。不同电压等级的带电设备应有相对应的安全距离,如果人体与带电设备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带电设备就会向人放电,会对人身、设备以及电网造成严重的后果。《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规定了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为10kV及以下为0.7m,35kV为1.0m,110kV为1.5m,220kV为3.0m,500kV为5.0m等。
然而目前,对这种安全距离的把握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肉眼来判断,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因此,研制出一种检测灵敏、告警及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距离警示装置迫在眉睫,当实时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就能及时发出警报,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网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目前,对安全距离的把握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肉眼来判断,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因此,研制出一种检测灵敏、告警及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距离警示装置迫在眉睫,当实时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就能及时发出警报,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网事故发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该红外报警器由固定滑槽、移动报警器小车、太阳能电池板、控制面板组成,控制面板包括天线、编程接口、充电接口、红外对射元件、信号灯、电源灯、蜂鸣器,滑槽固定于站内支柱水泥杆上,移动报警器小车位于滑槽内,太阳能电池板至于移动报警器小车上表面,固定滑槽为一个凹形圆环槽,用于可采用有机塑料材质或者金属材料,移动报警器小车内置电源模块、红外对射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信号显示等模块,电源来源主要有三个,即AC220V站用电直接供电、蓄电池供电以及太阳能电板供电,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损耗,又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报警器的正常工作,当高压电设备警戒区域内出现侵入物时,红外信号传输受阻,经过数据处理,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数据传给主控制室;
红外对射元件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中发射端置于移动报警器小车上,接收端安装于周围固定物体上,如水泥杆,其中,发射端能够发射出多道光束,每个光束之间的夹角为值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在5°~10°之间;最大夹角为可达90°±30°。本发明中,只有当2道及以上光束无法被接收端接收时,才认为有物体侵入,报警器距离高压带电体的具体安装距离H参考于不同电压等级警戒区域的划定,应置于警戒区域的临界边缘位置,大于或等于,不应小于该范围。
优选的,所述凹形圆环槽即是报警器的固定装置,又是移动报警器小车的行驶路线,小车可以在水泥柱周围以360°的视角巡视识别警戒区域的侵入物体。
一种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变电站内识别危险距离的红外报警器,具体操作如下:
S1、设备开始工作,电源自检是否正常,若是,则进行步骤S2,若不是,则发出电源警告,随后结束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绞吸式挖泥船用自适应双绞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甲醛终止剂的加入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