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硫氰酸荧光素在标记β内啡肽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0067.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刚;聂登云;王紫荆;张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仲凌霞;肖明芳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荧光 标记 内啡肽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异硫氰酸荧光素在标记β内啡肽中的应用,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使用方便、精准检测、可视化检测、保持生物样本完整性的优点,解决了β内啡肽在神经传递过程中无法观察荧光信号的问题,为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在标记β内啡肽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某些物质在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以电磁辐射形式放出所吸收的光能,此现象称为光致发光。在此现象中,如用一短波长的光照射该物质,它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发射出波长比照射光长的光,即为荧光。荧光素是一些具有这种特性的染料。FITC是生物学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绿色荧光素衍生物,其异硫氰酸基团能与蛋白上的氨基末端和首胺反应,从而将荧光素标记到蛋白上,包括抗体和凝集素。FITC的生物应用包括蛋白的荧光标记,蛋白的荧光示踪,以及荧光抗体的病原体快速鉴定技术。FITC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95nm,呈黄-橙色;最大发射波长为525nm,呈黄-绿色。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对脑内β内啡肽进行标记的技术,因此,本发明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技术,用FITC对β内啡肽进行标记,以观察β内啡肽不同核团之间的转运,为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异硫氰酸荧光素在标记β内啡肽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鼠模型及其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异硫氰酸荧光素在标记β内啡肽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
其中,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为异硫氰酸荧光素和β内啡肽串联形成的新肽链FITC-YGGFMTSEKSQTPLVTLFKNAIIKNVHKKGQ。
其中,上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在研究神经递质科学中的应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在脑中研究神经递质科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在中脑中研究神经递质科学。
其中,所述在研究神经递质科学中的应用为通过对β内啡肽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β内啡肽在神经传递的过程中,可以从异硫氰酸荧光素对β内啡肽标记的荧光图中观察到不同脑区的荧光信号,从而看出β内啡肽不同核团之间的转运。
其中,所述研究神经递质科学为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技术,向脑中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
其中,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的用量为0.5-2μL/20g。
优选地,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的用量为1-2μL/20g。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的用量为1μL/20g。
其中,所述注射速度为0.01-1μL/min。
优选地,所述注射速度为0.05μL/min。
为了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模型。
其中,所述小鼠模型含有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
优选地,所述小鼠脑中含有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小鼠中脑中含有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β内啡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