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611.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文芬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有效解决油层过薄,溢油口高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朝上的箱体,箱体的中部经竖直的隔板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和右腔室均设有一个进液管和一个出液管,两个进液管和两个出液管分别经进液两位三通阀和出液两位三通阀连接;当其中一个腔室的液位到达设定高度后,该腔室开始排液,另一个腔室开始进液;左腔室出液时右腔室进液;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内均设有溢油装置和排油口,本发明通过蓄油的方式使油层的厚度增加方便排油,同时能够控制溢油口的高度,避免过多的水被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冶金、制造等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为将这些污水处理后回用,必须进行除油处理;防止油污污染,滋生细菌,堵塞排水管道等。一般的污水会经过沉降,粗滤和细滤之后,在使用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油层。
目前使用的油水分离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转动的刮油装置将油刮至油槽内;该种方式适合清刮油层较厚的污水,对于薄的油层无法使用;另外一种为控制污水的液面高度,而后通过上方的溢油口排出油层,下方的排水口排出清水,该种方式简单有效,但是需要控制液面的高度,避免液面低时无法溢油或者液面高时溢出的油中水分含量大的问题;另外该种设备一般为持续化的进出污水,当油层薄时,溢油口处流出的污水的含量较大;还需要对油槽内的油水混合物再次进行分离。有鉴于此,目前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可有效解决油层过薄,溢油口高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朝上的箱体,箱体的中部经竖直的隔板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和右腔室均设有一个进液管和一个出液管,两个进液管和两个出液管分别经进液两位三通阀和出液两位三通阀连接;当其中一个腔室的液位到达设定高度后,该腔室开始排液,另一个腔室开始进液;左腔室出液时右腔室进液;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内均设有溢油装置和排油口;
所述的溢油装置包括横杆,横杆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浮块,横杆的中部贯穿有能上下移动的导杆,导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下端连接有壳体;壳体内部中空,壳体的上端连接有多个与其内部相通的竖管;壳体的下端经软管连接至与其对应的腔室内的排油口;导杆的中部设置有楔形块,横杆上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并卡紧楔形块的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在腔室内的绳索;液面升至设定高度后,绳索拉紧,使限位杆脱离拉紧楔形块,壳体会相对于横杆下降;
所述的左腔室和右腔室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挡板,液面下降至低于挡板后,壳体能被挡板支撑,使导杆相对于横杆向上移动并使限位杆再次卡住楔形块。
所述的左腔室和右腔室的上端内壁上均安装有一个液位传感器,进液两位三通阀和出液两位三通阀均为电磁阀,箱体的侧壁上设置于控制进液两位三通阀和出液两位三通阀控制器,其中一个腔室内的液位到达液位传感器高度后,控制器能够打开该腔室内的出液管,并关闭该腔室内进液管。
所述的排油口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的下端侧壁上。
所述的楔形块为大头朝下的圆台状,每个导杆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限位杆,限位杆靠近导杆的一端固定有半圆形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凹面朝向导杆,横杆上设置有与每个限位杆对应的固定块,限位杆横穿固定块并能沿固定块左右移动,限位杆上套装有位于固定杆和弧形板之间的压簧;绳索的一端连接至限位杆远离导杆的一端,绳索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上。
所述的壳体的重力大于其自身的浮力。
所述的横杆的中部设有与每个绳索对应的圆环,绳索穿过圆环进行换向。
本发明能够通过蓄油的方式使油层的厚度增加方便排油,同时能够控制溢油口的高度,避免过多的水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文芬,未经丁文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