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剥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885.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彦霞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B07B13/07;B07B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剥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桃剥皮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核桃青皮剥离不全面,有残留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大端朝上的锥形筒,锥形筒两端开口,锥形筒的筒壁上上下间隔布置多组剥皮单元,每组剥皮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喷头和两个第二喷头,两个第一喷头关于锥形筒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第二喷头关于锥形筒的轴线中心对称,四个喷头等高且内端均伸入锥形筒内,两个第一喷头的内端均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两个第二喷头的内端均向顺时针方向倾斜,且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的倾斜角度相同,两个第一喷头和两个第二喷头均接通高压水源,两个第一喷头的出水压力大于两个第二喷头的出水压力;本发明能够对每个核桃进行全方位的剥皮,无遗漏,沟壑死角内无残留青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坚果去皮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核桃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成熟收获后,需要将其外层的青皮剥除才能后续加工售卖;规模加工中一般采用剥皮机对核桃进行剥皮,核桃剥皮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搓、挤、削等动作的机械设备,这种设备剥皮有残留,还容易压碎核桃;另一种是将核桃放入容器以便翻搅一边内利用高压水流冲洗剥皮,这种方式剥离效果相较机械式有所提高且不会压碎核桃,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大量核桃一块进行冲洗剥皮,难免有核桃表皮无法被水流冲击到位,无法做到不遗不漏,要想提高剥除率,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冲洗翻搅;其次,在高压水流冲击核桃表面时,核桃会随水流转动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减轻剥皮力度,使剥皮效果不好;再有,核桃表面硬皮表面具有很多坑洼沟壑,其内的青皮难以全部去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剥皮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核桃青皮剥离不全面,有残留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桃剥皮装置,包括分拣装置和剥皮装置,剥皮装置包括大端朝上的锥形筒,锥形筒两端开口,锥形筒的筒壁上上下间隔布置多组剥皮单元,每组剥皮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喷头和两个第二喷头,两个第一喷头关于锥形筒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第二喷头关于锥形筒的轴线中心对称,四个喷头等高且内端均伸入锥形筒内,两个第一喷头的内端均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两个第二喷头的内端均向顺时针方向倾斜,且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的倾斜角度相同,两个第一喷头和两个第二喷头均接通高压水源,两个第一喷头的出水压力大于两个第二喷头的出水压力。
所述的剥皮装置设有多组,多组剥皮装置左右排布,且锥形筒的规格从左到右等比缩小,每个锥形筒下端均设有一个收集箱。
所述的分拣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轨道,多个锥形筒沿轨道长度方向排布在轨道下方,轨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板组成,轨道的截面成倒“八”型,轨道的左端低于右端,且两个侧板下侧的间距从左到右逐渐减小,轨道的右端上方设有下料箱。
所述的每组剥皮单元还包括多个圆周均布在锥形筒内壁上的第三喷头,第三喷头沿锥形筒径向安装。
所述的每个第一喷头、每个第二喷头和每个第三喷头均向上倾斜。
本发明能够对每个核桃进行全方位的剥皮,无遗漏,沟壑死角内无残留青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剥皮单元位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锥形筒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轨道的俯视图。
图5为轨道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彦霞,未经韩彦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