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装置和方法、基站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656.0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魏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4/08;H04L5/00;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岩;杜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 汇聚 通信 网络 中的 终端 装置 方法 基站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装置和方法、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装置,包括:电路,被配置为:与基站通信;从基站获取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要在终端装置处添加的新的第二成份载波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及使用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配置第二成份载波用于载波汇聚,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第二成份载波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相对于已知的主成份载波无线资源配置的增量信令,其中,第二成份载波由终端装置使用该增量信令进行配置,并且第二成份载波的配置无须重置MAC层。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日2010年4月30日的发明名称为“更新成份载波的方法、基站、终端和通信系统”的第201010162513.4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是载波汇聚通信领域。更为具体地,本申请涉及在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选择成份载波的方法,以及更新成份载波的方法。本申请还涉及适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包括基站和终端,以及包括所述基站和终端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未来的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将支持高达100MHz的传输带宽,而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标准中可支持的最大传输带宽为20MHz,因此需要将多个载波进行汇聚以实现更高的传输带宽。载波汇聚(CarrierAggregation)就是3GPP(第三代合伙伙伴计划)为了支持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更高的传输带宽需求而提出的将多个载波聚合进行联合传输的技术。根据所汇聚载波在频谱上的位置,可以分为连续载波汇聚和非连续载波汇聚,LTE-A将同时支持这两种汇聚场景。GPP在引入载波汇聚技术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后向兼容性,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支持载波汇聚和不支持载波汇聚的终端将长期共存,支持载波汇聚的终端能够同时接入多个载波,而不支持载波汇聚的终端仅能接入某一个载波。
为了简化载波汇聚场景下的无线资源管理,在LTE-A中将引入主成份载波(PCC,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的概念。因此,对于载波汇聚下的载波管理,将由分布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主成份载波必将具备普通载波所没有的功能,在无线资源管理中承担重要作用。
用于终端初始接入的小区所对应的载波自然地被选为主成份载波,然而随着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可能需要增加新的载波形成载波汇聚。随着终端、基站和网络情况的变化,还有可能替换或者删除某些使用中的载波。由于用户的移动以及所汇聚的载波性能的不同,可能需要对主成份载波进行重新指定。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选择成份载波的方法和设备,包括基站和终端。本申请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新主成份载波的方法和设备,包括基站和终端,以及添加第二成份载波的方法和设备,包括基站和终端。以及包括所述基站和终端的通信系统。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选择成份载波的方法,包括:确定终端能够使用的各可用载波的覆盖范围;确定各可用载波的覆盖范围的分布是否符合预定分布模式;在符合所述预定分布模式的情况下,至少根据所述分布模式所决定的准则确定要使用的成份载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更新主成份载波的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确定新的主成份载波;以及从旧的主成份载波转到新的主成份载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载波汇聚通信网络中添加第二成份载波的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确定新的第二成份载波;并添加所述新的第二成份载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