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516.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穆远彪;李昭熹;冀博;马骥;孙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50 | 分类号: | H04L47/5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二次 分流 实现 隧道 报文 对称 rss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CPU的普通队列和环形缓冲区队列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二次分流以实现同一个连接的双向报文处理,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针对客户端生成的第一原始报文,第一隧道设备利用其RSS模块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哈希运算的哈希值与其间接寻址模块索引值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将第一原始报文发送至对应索引值的第一隧道设备CPU的普通队列;CPU从普通队列中读取第一原始报文,将其索引值序号与第一原始报文组合并添加隧道信息后封装成第一隧道报文,发送至第二隧道设备;
第二隧道设备利用其RSS模块对第一隧道报文进行哈希运算获取哈希值,利用哈希值和其间接寻址模块索引值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将第一隧道报文发送至相应的第二隧道设备CPU的普通队列中;CPU从普通队列中读取第一隧道报文并获取第一隧道报文内对应CPU索引值序号,判断获取的索引值序号与其自身序号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将该第一隧道报文发送至索引值序号对应的CPU环形缓冲区队列中缓存,与索引值序号对应的CPU从其环形缓冲区队列中读取第一隧道报文来获取与索引值序号一致的CPU;索引值序号一致的第二隧道设备CPU对第一隧道报文进行拆分,得到第一隧道报文内的第一原始报文,并将第一原始报文发送至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对第一原始报文进行响应,生成第二原始报文并发送至第二隧道设备;第二隧道设备利用其RSS模块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拆解和哈希运算,并与其间接寻址模块内索引值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将第二原始报文发送至第二隧道设备相应CPU的普通队列中;CPU从普通队列中读取第二原始报文,将其序号与第二原始报文组合并添加隧道相关信息封装后生成第二隧道报文发送至第一隧道设备;
第一隧道设备调用其RSS模块对第二隧道报文进行哈希运算获取哈希值,将哈希值与其间接寻址模块内索引值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将第二隧道报文发送至相应CPU普通队列;CPU从普通队列中读取第二隧道报文并获取第二隧道报文内CPU对应的索引值序号,并判断该序号与其自身索引值序号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将第二隧道报文发送至索引值序号对应的CPU环形缓冲队列中缓存,索引值序号对应的CPU从环形缓冲队列中读取第二隧道报文来获取与索引值序号对应的CPU;与索引值序号一致的CPU对第二隧道报文进行拆分获取第二原始报文,并将第二原始报文发送至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原始报文和第二原始报文均包含原始源IP地址、原始源端口号、原始目的IP地址、原始目的端口号和原始报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原始报文包括客户端IP地址、客户端端口号、服务器端IP地址、服务器端端口号和第一原始报文数据;第二原始报文包括服务器端IP地址、服务器端端口号、客户端IP地址、客户端端口号和第二原始报文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隧道报文和第二隧道报文均包含隧道源IP地址、隧道源端口号、隧道目的IP地址、隧道目的端口号和隧道报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隧道设备和第二隧道设备两者的RSS模块中的间接寻址模块内均预先设置有用于CPU间接寻址的索引值,且预先设置的索引值相匹配,第一隧道设备和第二隧道设备内的CPU个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次分流实现隧道报文对称RSS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隧道设备中RSS模块对第二原始报文进行拆解,组合成包含客户端IP地址、客户端端口号、服务器端IP地址和服务器端端口号的新四元组报文数据,并通过对该新四元组报文数据进行哈希运算来获取哈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5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冷却的压铸模具抽芯机构
- 下一篇:一种权重柔性递减调整的时间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