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983.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邓永华;章宝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德市匠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赤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2 | 代理人: | 龚素琴 |
地址: | 51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pu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包括三维无纺布,所述三维无纺布的顶部和底部均涂覆有粘接成型层,所述粘接成型层远离三维无纺布的一侧涂覆有PU浆料层,顶部所述PU浆料层的顶部涂覆有防水复合层,底部所述PU浆料层的顶部涂覆有接触层。该高固含量镜面PU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了三维无纺布浸入中制得的胶水内部,浸入时间为三十分钟,能够有效的将胶水和三维无纺布充分的混合,从而提高产品的强度,在浸泡完成后,取出三维无纺布,并静置十分钟,静置完成后,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合液后,涂覆第一次PU浆料,在胶水未干时涂覆PU浆料,能够加强连接处的强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U人造革广泛应用于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同时镜面PU人造革也是PU人造革中应用范围比较广,需求量比较大的产品,但由于镜面PU人造革的特殊性能,须要求镜面PU人造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要具有无泡孔,同时凝固速度适中,水洗速度快的特性。
现有真皮其机械强力物性较差,耐候性差,利用率较低,且使用成本较高,皮囊层气味严重,且真皮表面涂层的耐刮擦性差且易裂纹起皮,老化性能差的同时表面效果不够丰富,故而提出了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及其制备方法,具备防水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真皮表面涂层的耐刮擦性差且易裂纹起皮,老化性能差的同时表面效果不够丰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水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包括三维无纺布,所述三维无纺布的顶部和底部均涂覆有粘接成型层,所述粘接成型层远离三维无纺布的一侧涂覆有PU浆料层,顶部所述PU浆料层的顶部涂覆有防水复合层,底部所述PU浆料层的顶部涂覆有接触层。
优选的,所述三维无纺布由超细纤维编织制成,且三维无纺布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六边形吸附空间。
优选的,所述粘接成型层浸入三维无纺布的内部,且粘接成型层与外部的PU浆料层均匀混合。
优选的,所述防水复合层为特氟龙涂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固含量镜面PU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三维无纺布,将超细纤维通过编织设备进行编织工序,将超细纤维在开松机上进行开松,由梳理机进行梳理后,在铺网机上进行铺网,最后在针刺机上穿刺,得到无纺布;其中针刺频率为256-455次/min,无纺布的密度为4.5~5.5g/㎡,其中超细纤维的长度为60~47mm、纤度为9.0dtex~10dtex,制得内部有大量吸附空间的三维无纺布;
2)配置粘接成型层,粘接成型层由胶水和稀释液组成,胶水和稀释液的比例为4:1,胶水和稀释液控制在115摄氏度的温度下,均匀搅拌30min后,并保温备用;
3)配置PU浆料层,PU浆料层由树脂、N-二甲基甲酰胺、甲乙酮、甲苯和泡孔调节剂组成,树脂、N-二甲基甲酰胺、甲乙酮、甲苯和泡孔调节剂的比例分别为10:1:2:1:0.2,将树脂升温至300摄氏度以后,均匀依次的投入N-二甲基甲酰胺、甲乙酮、甲苯和泡孔调节剂,并进行均匀的搅拌和混合,搅拌的速率为300/min,搅拌时长为三个小时;
4)将步骤1)中制得的三维无纺布浸入步骤2)中制得的胶水内部,浸入时间为三十分钟,在浸泡完成后,取出三维无纺布,并静置十分钟,静置完成后,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合液后,涂覆第一次PU浆料,将步骤3)中制得的PU浆料均匀的喷涂至三维无纺布的表面,然后在静止五分钟后,再次涂覆PU浆料于三维无纺布的外表面,静止三维无纺布三个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德市匠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德市匠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