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破式IDC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2647.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1 | 分类号: | H01R13/641;H01R13/66;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林国友 |
地址: | 5238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破 idc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刺破式IDC连接器,包括线端和板端,线端包括第一基体,板端包括第二基体、电路板、检测端子和提示装置,第二基体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第二基体内设有第一收纳槽,检测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接触部,安装部与电路板固定连接并部分延伸至第一收纳槽内,接触部收容在第一收纳槽内,接触部包括连接板、弧形板和接触板,第二基体上设有与第一收纳槽连通的第一安装槽,提示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提示装置上设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引脚收容在第一收纳槽内,当第一基体插入第一收纳槽内并与第二基体卡合时,第一基体挤压弧形板使接触板与第二引脚抵接,提示装置通电并发出一次提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破式IDC连接器。
背景技术
IDC连接器(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绝缘替代连接器)是汽车上常用的连接器,专利号为202020679099.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出导线刺破式IDC180°连接器,其母端(1)和公端(2)通过第一倒钩部(7)和卡扣孔(10)卡合完成连接,出导线刺破式IDC180°连接器存在以下缺点:自身没有主动提示母端(1)和公端(2)完成卡合连接的功能。
为了解决以上缺点,现有的IDC连接器都是在与公端相连的电路板上外接LED灯珠,母端与公端完成连接后,母端与公端电连接,LED灯珠通电发光提示操作人员母端与公端完成连接,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以下缺陷:在母端与公端连接过程中,先是母端插入公端内,在母端还未与公端完成连接前,母端内的端子和公端内的端子已经形成电连接,此时LED灯珠就会发光提示操作人员母端与公端完成连接,造成操作人员误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刺破式IDC连接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刺破式IDC连接器,所述刺破式IDC连接器包括线端和板端,所述线端包括第一基体,所述板端包括第二基体、电路板、检测端子和提示装置,所述第二基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基体内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检测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接触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并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接触部收容在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接触部包括连接板、弧形板和接触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弯折,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90°,所述第二基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收纳槽连通的第一安装槽,所述提示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提示装置上设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收容在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当所述第一基体插入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基体卡合时,所述第一基体挤压所述弧形板使所述接触板与所述第二引脚抵接,所述提示装置通电并发出一次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板端还包括定位件,所述第二基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定位件固定收容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引脚抵接,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路板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端还包括第一端子和导线,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体内,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端子上设有U型刺破部、第一刺破部和第二刺破部、连接部,所述U型刺破部、所述第一刺破部和所述第二刺破部、所述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一刺破部和所述第二刺破部错位设置,所述导线贯穿所述U型刺破部,所述U型刺破部刺破所述导线的绝缘层并与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刺破部和所述第二刺破部分别刺破所述导线的绝缘层并与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U型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板端还包括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并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延伸部分为针状连接端,当所述第一基体插入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基体卡合时,所述第二端子的针状连接端伸入所述第一端子连接部的U型开口,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