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824.5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辉;张志国;赵世良;朱壮志;邱金峰;李国;王旻珏;胡子豪;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铜冠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中加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板 表面 缺陷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选取标准金属板,通过条纹投影仪向标准金属板投射至少3张同频率不同相移的光栅条纹,通过照相机分别拍摄对应不同相移的标准条纹图片;通过条纹投影仪向被测金属板投射1张光栅条纹,并通过照相机拍摄1张待检测条纹图片;将待检测条纹图片分别与标准条纹图片中对应像素点做乘法,得到至少3张不同相移的莫尔条纹,对莫尔条纹解位相,得到被测金属板缺陷高度。本发明适合金属表面大面积缺陷检测,检测方法简单,填补了大颗粒表面瑕疵快速检测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表面缺陷无损检测的方法为渗透法(PT)、磁粉法(MT)、涡流法(ET)等,但在一些检测工况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渗透法和磁粉法均是直接接触检测,对被测金属为非金属覆盖或者包裹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检测。而渗透法难以确定其缺陷的实际深度,且存在渗透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磁粉法只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微米级裂纹,操作繁琐——在检测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洁处理,之后要进行必要的退磁处理。非接触涡流法通过测定线阻抗的变化,判断被测试件有无缺陷,在进行检测时必须是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不能够实时在线监测。
上述检测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且检测速度较慢,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适合金属表面大面积缺陷检测,检测方法简单,填补了大颗粒表面瑕疵快速检测的空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标准金属板,通过条纹投影仪向所述标准金属板投射至少3张同频率不同相移的光栅条纹,通过照相机分别拍摄对应不同相移的标准条纹图片;
步骤2:通过所述条纹投影仪向被测金属板投射1张光栅条纹,并通过所述照相机拍摄1张待检测条纹图片;
步骤3:将所述待检测条纹图片中的像素点分别与所述标准条纹图片中对应的像素点做乘法,得到至少3张不同相移的莫尔条纹,对所述莫尔条纹解位相,得到所述被测金属板缺陷高度。
进一步,步骤3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H表示条纹投影仪与被测金属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表示条纹投影仪与照相机之间的垂直距离,P表示照相机的光栅间距,通过莫尔条纹求解,表示金属板面上凸起颗粒检测点相对于检测点垂直投影至参考板面的点的位相偏移值,h表示待测金属板表面凸起颗粒检测点相对于标准板面之间的高度差。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向所述被测金属板投射的光栅条纹与所述步骤1中第1张光栅条纹同频率、同位相。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大面积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光学检测和图像识别技术的结合进行一次成像,且能够检测出缺陷的实际深度,环境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板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数字莫尔三维形貌测量的光学原理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待测金属表面凸起粒子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铜冠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中加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铜冠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中加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