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816.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李海兵;郭向朝;梁海荣;汤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5/62 | 分类号: | H01J5/62;H01J5/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出 氙灯 自适应 安装 结构 | ||
1.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根连接柱,用于氙灯的阴阳极引出极与外部导线的连接;
可调节固定件,用于根据氙灯的两个引出极间距,使氙灯的两个引出极分别通过两根连接柱与外部导线实现自适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呈T字圆柱体状,T字部分的顶部圆台面上设有弹簧圆孔,供氙灯的引出极插入,所述的连接柱的底部为导线连接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连接部位,通过焊接或压接方式连接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连接部位,采用螺丝穿孔固定铜鼻子的方式连接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的顶部还包括锁紧套,该锁紧套套设在所述的连接柱的顶部圆台面的弹簧圆孔上,通过螺纹拧紧进一步增强氙灯引出极与连接柱之间的牢固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固定件由底座和紧固座组成,在所述的底座的中央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供连接柱贯穿,所述的紧固座套设在所述的连接柱的T字竖直部分,使连接柱和氙灯的引出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长条直通孔,或一个为圆通孔、另一为长条直通孔;使所述的连接柱的T字竖直部分贯穿孔内,并在长条直通孔内左右移动,实现调节同侧氙灯引出极间距的不一致性,圆通孔与连接柱固定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自适应安装结构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其材质是绝缘材料,可以是陶瓷、木板、环氧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侧引出极氙灯的自适应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座与所述的连接柱的T字竖直部分安装匹配,通过螺纹旋转方式固定或调节连接柱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8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