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1770.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江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17/00;B28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叠合 楼板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现浇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法,该现浇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法采用了一种混凝土叠合楼板成型装置,该混凝土叠合楼板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机架(1)、放置机构(2)以及投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机架(1)上端面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部安装有放置机构(2),放置机构(2)上端面滑动设置有投料机构(3);其中:
所述的放置机构(2)包括横向隔板(21)、纵向隔板(22)、移动机架(23)、双向螺纹丝杠(24)、成型底板(25)、平整支链(26)以及振荡支链(27),其中所述的成型底板(25)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内部,纵向隔板(22)左右对称滑动设置在成型底板(25)上端面,纵向隔板(22)相对面上自前往后均匀设置有多组卡接槽,纵向隔板(22)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横向隔板(21),且横向隔板(21)卡接在卡接槽内部,底部机架(1)上端面位于一号凹槽的左右两侧对称滑动设置有移动机架(23),移动机架(23)上端面开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投料机构(3),移动机架(23)与纵向隔板(22)上前后对称开设有螺纹通孔,双向螺纹丝杠(24)转动安装在螺纹通孔内部,一号凹槽内部位于成型底板(25)的下方安装有振荡支链(27),且振荡支链(27)与成型底板(25)下端面相连接,纵向隔板(22)上端面开设有二号滑槽,二号滑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平整支链(26);
所述的投料机构(3)包括一号电动滑块(31)、支撑架(32)、限位架(33)、投料架(34)、固定板(35)、限位杆(36)、二号电动滑块(37)、拨动架(38)、连接架(39)以及限位挡板(310),其中所述的一号电动滑块(31)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内部,支撑架(32)安装在一号电动滑块(31)上端面,支撑架(32)上端面安装有限位架(33),限位架(33)上开设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之间滑动设置有投料架(34),投料架(34)内部开设有投料通槽,投料架(34)侧边位于限位架(33)的正上方安装有固定板(35),且固定板(35)与限位架(33)上分别开设有限位通槽与限位槽,限位杆(36)穿过限位通槽卡接在限位槽内部,投料架(34)上端面开设有三号滑槽,三号滑槽内部滑动设置有二号电动滑块(37),二号电动滑块(37)上端面安装有拨动架(38),拨动架(38)下端面设置在投料通槽内部,且拨动架(38)下端面为爪型结构,限位挡板(310)左右对称滑动设置在投料通槽内部,限位挡板(310)与限位架(33)之间设置有连接架(39),连接架(39)一端安装在限位架(33)上,连接架(39)另一端安装在限位挡板(310)上;
所述投料通槽的结构为梯形形状;
所述的平整支链(26)包括三号电动滑块(261)、一号平整架(262)、二号平整架(263)、平整弹簧杆(264)、连接块(265)以及赶压辊(266),其中所述的三号电动滑块(261)滑动设置在二号滑槽内部,一号平整架(262)安装在左侧三号电动滑块(261)上端面,二号平整架(263)安装在右侧三号电动滑块(261)上端面,一号平整架(262)滑动设置在二号平整架(263)后端面,一号平整架(262)下端面与二号平整架(263)下端左右对称安装有平整弹簧杆(264),平整弹簧杆(264)下端面安装有连接块(265),连接块(265)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赶压辊(266);
采用上述混凝土叠合楼板成型装置对现浇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装置调节:根据所需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规格大小,通过人工对放置机构(2)内部空间大小进行调节处理,再将骨料安装在放置机构(2)内部;
第二步:物料投放;通过现有搅拌设备将混凝土浆料投放进投料机构(3)内部,投料机构(3)再将混凝土浆料投放至放置机构(2)中;
第三步、凝固成型:混凝土浆料进入骨料内部后,静置凝固成型后得到混凝土叠合楼板;
第四步、收集码垛:再对凝固成型后的混凝土叠合楼板进行收集吊装,最后进行码垛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江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江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机的泡沫去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基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