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天然气水平井的多水层四散型泡排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1906.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华;陈龙鑫;钟睿;焦守田;李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天然气 水平 水层 四散 型泡排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天然气水平井多水层四散型泡排剂。它能够推动泡排剂至水平井井筒底端,在井底与不同深度积液反应,波及范围大,起泡能力强。其技术方案是:将固体泡排剂制成设置有水通道的泡排剂球壳与密度不同的内泡排剂小球。泡排剂球壳由不同密度的内泡排剂小球与快速起泡颗粒填充。先将制成的多水层四散型泡排剂投入气井内,水通过设置的水通道与快速起泡颗粒接触产生大量气泡,推动泡排剂至井筒底端,泡排剂球壳逐渐溶解时,内部产生的大量气体将内泡排剂小球推向四周,最后密度不同的内泡排剂小球与不同深度积液充分接触,达到泡沫排水采气的最佳效果。本发明提高了泡排剂的功能与排水采气效率,省时省力,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藏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中的天然气水平井多水层四散型泡排剂,属于气井排水采气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气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气层的天然气流动速度会逐步降低,产水会越来越多,气水比会越来越小,当气井中气体不能有效携带出液体,井筒将产生积液,造成井底憋压,严重地影响了气井生产。通过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即向气井内加注泡排剂,降低井筒积液密度,降低气井的临界携液量,将积液带出井筒,以维护气井正常生产。
常用的天然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方法中,泡排剂的注入方式为固体泡排剂井下投掷方式与液体泡排剂井下泵注方式。申请号为201910427202.7的专利申请《一种用于大斜度-水平井排水采气的泡排剂》、申请号为201610553209.X的专利申请《一种用于天然气起伏水平井的球形固体泡排剂》、申请号为201310345196.3的专利申请《一种用于气田的固体泡沫排水剂》以及申请号为200620033796.1的专利申请《一种空心固体助排剂》所使用的注入方式为固体泡排剂井下投掷方式。申请号为201110046730.1的专利申请《一种泡沫排水采气井集输管道用重复发泡装置》和申请号为201110046870.9的专利申请《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泡沫排水采气注入装置》所使用的液体泡排剂注入方式为液体井下泵注方式。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是由井口通过井筒向井底注入泡排剂,泡排剂与井底积液接触起泡后,在天然气从井底向地面流动的过程中,携走低密度含水泡沫,从而达到排水采气的目的。对于直井,泡沫排水剂注入井筒后,利用自身重力即可到达井筒底部;而对于水平井,泡排剂则不能直接利用重力到达水平井底部。并且,泡排剂一般在井口投放,与水接触便开始反应,难以使其在井底与积液充分混合与反应,波及范围较小,在没有气流搅动的情况下,泡排剂起泡能力低,不能充分高效利用其起泡的作用来进行排水采气。因此,需要为水平井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提供新型的泡排剂。
本发明利用固体泡排剂制成设置有水通道的泡排剂球壳,泡排剂球壳由内泡排剂小球与快速起泡颗粒填充,井底积液通过设置在泡排剂球壳上的水通道进入泡排剂球壳内部,与快速起泡颗粒接触,产生大量气体,部分气体将从水通道排出进而推动整个泡排剂沿气井井眼轨迹运动,同时,泡排剂球壳即将消耗完时,泡排剂球壳内部产生的大量气体也将推动内泡排剂小球向四周分散,最终不同密度的内泡排剂小球将四散在气井井筒底端不同深度积液中,特别适用于水平气井固体泡排剂井下投掷作业。
经文献调研,在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方面未发现一种用于天然气水平气井多水层且波及范围大的泡沫排水采气方法的思路、产品、工艺设计方法和理论基础研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使泡排剂在水平井井筒底端,并且与井底不同深度积液充分接触发泡,提高水平井的排水采气效率,特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水平井的多水层四散型泡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触控屏的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制备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