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油锅炉尾部受热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489.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权;管亿;孙建涛;杨琴;王新;王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2 | 分类号: | F22B1/02;F22B37/06;F23J3/02;F23J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杨辰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锅炉 尾部 受热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热油锅炉尾部受热面结构,其能够有效解决积灰问题,保证受热面正常运作,其包括烟道,所述烟道内从上至下顺次布置有对流受热面、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受热面包括间隔布置的两组,每组所述对流受热面上方均设置有一组清灰管,每组所述清灰管包括间隔且错列布置的两排,所述清灰管包括贯穿所述烟道的水平段和朝向所述受热面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端部连接长条管,所述长条管底部开设有条状出风口,所述条状出风口通过所述清灰管内的气体通道连通设置于所述锅炉外部的气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热油锅炉尾部受热面结构。
背景技术
导热油锅炉是指利用导热油加热的锅炉。一般以煤、油、气为燃料,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热油循环油泵强制介质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具有在低的压力下获得高的工作温度,并且能对介质运行进行高精密控制工作。
其中受热面是余热锅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中,主要以对流换热方式接受烟气热量并传递给工质的受热面,由于烟气中会有颗粒物,与受热面接触后,很容易在受热面的管子上产生积灰,积灰如果不及时清理,时间一长,受热面的换热效果会收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受热面积灰,影响受热面换热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油锅炉尾部受热面结构,其能够有效解决积灰问题,保证受热面正常运作。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导热油锅炉尾部受热面结构,其包括烟道,所述烟道内从上至下顺次布置有对流受热面、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受热面包括间隔布置的两组,每组所述对流受热面上方均设置有一组清灰管,每组所述清灰管包括间隔且错列布置的两排,所述清灰管包括贯穿所述烟道的水平段和朝向所述受热面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端部连接长条管,所述长条管底部开设有条状出风口,所述条状出风口通过所述清灰管内的气体通道连通设置于所述锅炉外部的气源。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两排所述清灰管分别布置于所述烟道中心线两侧;
所述条状出风口处为扩口结构。
采用本发明后,增加了清灰管,而且清灰管有两排,配合长条管的条状出风口,可以覆盖受热面绝大部分区域,有效的保证了清灰效果,不容易在受热面上产生积灰,保证受热面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每组清灰管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导热油锅炉尾部受热面结构,其包括烟道1,烟道1内从上至下顺次布置有对流受热面2、蒸发器3,蒸发器3由四组蛇形管组成,蛇形管一般为斜斜向布置,当烟气温度比较高时也可以设置为水平蛇形管,本实施例中为斜斜向布置,对流受热面2包括间隔布置的两组,每组对流受热面2上方均设置有一组清灰管4,每组清灰管4包括间隔且错列布置的两排,本实施例中,第一排为两个,第二排为一个,当烟道比较宽时,第二排可以适当增加清灰管,清灰管4包括贯穿烟道的水平段和朝向受热面的折弯段,折弯段端部连接长条管5,长条管5底部开设有条状出风口6,条状出风口6通过清灰管4内的气体通道7连通设置于烟道1外部的气源8,气源7可以直接安装在烟道1外部的支架上。
为了保证清灰效果,两排清灰管3分别布置于烟道1中心线两侧,让两侧尽量都能否吹扫到。条状出风口6处为扩口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出风覆盖面积,提高清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燃气导热油锅炉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端盖的气密性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