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1200.9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陈敏;王仁明;汤宇;刘德安;孟国基;王圣;王峰;彭学军;翁小川;李一萍;林晓;高宇馨;赵建斌;徐毅勇;刘飞翔;游国平;张晓晓;杨超;李行利;刘素云;熊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G01N11/14;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弱 破碎 围岩 高压 流变 数据 识别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动水软弱破碎围岩的高压注浆过程中,采用毛管式粘度计或者旋转式粘度计采集浆体的初始数据;
S200根据采集方式设置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型,以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型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高压注浆浆体的切应力;
S300根据预设条件判定高压注浆各点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将异常数据剔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毛管式粘度计时,则数据处理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各点的浆体切应力:
上式中,表示第点的浆体切应力;表示毛管的管径;表示毛管管壁处切应力;表示第点的浆体的刚度系数;表示浆体的平均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旋转式粘度计时,旋转式粘度计包括同心的内转筒和外转筒,则数据处理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各点的浆体切应力:
上式中,表示第点的浆体切应力;表示旋转的转筒扭矩;表示内转筒的半径;表示内转筒或者外转筒的有效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浆体切应力误差小于预设的误差阈值,所述浆体切应力误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上式中,表示第点的浆体切应力误差;表示经测量计算的第点的浆体切应力值个数;表示第点的第个浆体切应力;表示第点的平均浆体切应力;
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判断该点数据存在异常,并将异常数据剔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验证,所述注浆验证的过程如下: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围岩粘补需求强度:
上式中,表示第点的围岩粘补需求强度;表示第点的围岩内聚力;表示第点的围岩正应力;表示正切函数;表示第点的围岩正应力的内摩擦角度;
若任意点的浆体切应力大于围岩粘补需求强度,则表示注浆满足围岩加固需求;否则表示注浆不满足围岩加固需求,需要调整注浆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数据包括注浆时间,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浆体粘度:
上式中,表示浆体发生时变性的粘度值;表示浆体本身的初始粘度值;表示浆体本身的粘性时变系数,对于不同水灰比的浆体取值不同,通过粘塑性试验测得;表示实际注浆过程当中所用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数据包括注浆压力,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评估注浆的浆体扩散最大距离:
上式中,表示浆体扩散最大距离;表示注浆压力;为围岩裂隙高度;表示浆体的流量;表示围岩裂隙宽度;表示浆体的稠度系数;为浆体的水灰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水软弱破碎围岩高压注浆流变数据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高压注浆的初始数据建立围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高压注浆过程的数据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中动态展现围岩加固过程,实现围岩加固的可视化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2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发生和气液分离一体化的负压钻井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油气井压裂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