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写入、搬移、清理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文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9929.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俞超;陈浩;童碧峰;郑成亮;陈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写入 搬移 清理 信息 发送 方法 装置 文件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数据搬移方法、数据清理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文件系统。其中,数据写入方法包括:确定用户写入的数据所属的文件逻辑块;确定第一更新频率,第一更新频率为存储用户写入的数据时所述文件逻辑块或者所述文件逻辑块所属文件中写入数据的频率;确定逻辑地址空间中与第一更新频率对应的第一逻辑存储区域;将用户写入的数据写入物理存储设备中与第一逻辑存储区域对应的物理存储区域。使用该数据写入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写入的数据所属文件逻辑块或文件中写入数据的频繁程度,将用户写入的数据写入与该频繁程度对应存储性能的物理存储设备中,从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中物理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5月15日提交中国国知局,申请号为202010416855.8,发明名称为“一种长焦状态下智能拍摄的方案”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数据搬移方法、数据清理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文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存储材料和存储设备的不断发展,新型存储材料的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性能和可靠性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同等存储容量下,性能较高的新型存储材料成本可能是性能较低的旧存储材料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目前新型存储材料多用作旧存储材料的缓存设备。
在将新型存储材料作为旧存储材料的缓存设备时,文件系统接收到用户的写入数据后,通常先将写入数据缓存到新型存储材料中,可以提高数据的写入速度,但是此种方式,无法针对数据的存储需求合理利用不同的存储材料,导致存储材料的利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数据搬移方法、数据清理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文件系统,以解决终端设备中物理存储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该数据写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数据所属的文件逻辑块;所述第一数据为用户写入的数据;确定第一更新频率;所述第一更新频率是指存储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文件逻辑块或者所述文件逻辑块所属文件中写入数据的频率;确定第一逻辑存储区域;所述第一逻辑存储区域为逻辑地址空间中与所述第一更新频率对应的逻辑存储区域;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第一物理存储区域;所述第一物理存储区域为物理存储设备中与所述第一逻辑存储区域对应的物理存储区域。
本实现方式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中,首先确定写入数据所属的文件逻辑块,然后确定文件逻辑块对应的第一更新频率,该第一更新频率可以用于表征写入数据所属的文件逻辑块或文件中写入数据的频繁程度,然后根据第一更新频率确定写入数据对应写入的逻辑存储区域和物理存储区域,最后将写入数据写入对应的物理存储区域中。可见,使用该数据写入方法,可以根据写入数据所属文件逻辑块或文件中写入数据的频繁程度,将写入数据写入与该频繁程度对应存储性能的物理存储设备中,从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中物理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第一更新频率,包括:确定存储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文件逻辑块中是否首次写入数据;若所述文件逻辑块中首次写入数据,获取所述文件逻辑块所属文件的文件信息;确定所述文件信息对应的预设更新频率为所述第一更新频率。
本实现方式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中,当写入数据所属的文件逻辑块中首次写入数据时,根据文件逻辑块所属文件的文件信息确定该文件逻辑块对应的第一更新频率。按照此种方式确定第一更新频率,一方面,可以根据该类文件通常写入数据的频繁程度,将写入数据写入与该频繁程度相对应的物理存储区域中,另一方面,以文件逻辑块为统计粒度确定第一更新频率,数据统计更新的精确度更高,确定出的第一更新频率更加精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文件逻辑块中非首次写入数据,获取第二更新频率;所述第二更新频率为存储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文件逻辑块中写入数据的频率;确定所述第二更新频率为所述第一更新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