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163.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闫豆豆;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G06N3/04;G06Q10/04;G06Q5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1 | 代理人: | 杨银娟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空 数据 交通量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检测路段在一定时间间隔的交通流信息;对交通流信息按照网格图形式进行存储;对存储的交通流信息进行建模并提取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CNN的输出经过参数重整作为LSTM的输入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还提出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量预测装置。本发明收集目标检测路段及其周围路段的检测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流量信息;通过3DCNN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间关系与部分时间,再将CNN的输出经过参数重整作为LSTM的输入,提取更高更完整的时间依赖性,该方法对预测交通量的准确程度较高,对硬件和工程量要求较低,方便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量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未知信息,尤其在交通领域,随着各种道路检测器以及车载GPS等一系列设施的普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通数据。这些交通数据具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
随着近些年深度学习再度掀起热潮,可以将应用在计算机视觉的3DCNN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提取交通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但是3DCNN对时间上特征提取有限,而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利用内部的门机制可以有效的提取较长序列的时间特征,对于我们所预测目标道路的交通量而言,它的交通量不但与上游或者下游的交通量都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历史时间的交通量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将交通领域与深度学习领域相结合,提取数据的时间异质性以及空间异质性用于准确预测下一时刻的交通量。
在对交通量的预测方法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了模型驱动的方法,这类方法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假设,很难用于实际预测,或者在采用数据驱动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时,将数据的时空相关性结合时考虑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检测路段在一定时间间隔的交通流信息;
对交通流信息按照网格图形式进行存储;
对存储的交通流信息进行建模并提取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利用CNN的输出经过参数重整作为LSTM的输入得到预测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获取目标检测路段在一定时间间隔的交通流信息;具体包括:收集目标检测路段及其周围路段的道路检测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检测的交通流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对交通流信息按照网格图形式进行存储;具体包括:
对城市道路按照经度和纬度转化成网格图;
将目标检测路段所在城市按照经度和纬度映射在一张网格图上,网格图中每一个小格子内的数值表示当前区域交通量;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检测获取需要预测路段以及该城市其他道路的交通量历史值并按照网格图的形式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对城市道路按照经度和纬度转化成网格图;具体包括:
将城市进行分割,按照各个道路所在经度和纬度映射在一个M×N的网格图中,网格图中的每一个格子表示固定道路位置在当前时刻的交通状况,称为交通栅格数据;
映射后的网格图中存在大量的空白格,表示这些区域没有道路;
通过压缩存储算法将原始的M×N网格图进行压缩得到密集的I×J网格图,其中I×J网格图与M×N网格图的道路空间拓扑关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