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数据信号传输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5414.5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垚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垚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杨晓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数据 信号 传输 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数据信号传输管理平台,包括远传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信号处理模块和后台管理服务器,远传数据接收模块包括用于接收射频数据信号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依次经隔离、放大后送入数据信号处理模块中,数据信号处理模块包括选频降噪电路和反馈调节控制电路,选频降噪电路采用RLC陷波器与三运放带通滤波器并联的形式协同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射频数据信号传输的精确性,同时设计反馈调节控制电路对信号传输波形进行稳定调节,提升信号传输过程的稳定性。最终由后台管理服务器对射频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为物联网数据的接入、计算、存储、交换等功能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数据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数据信号传输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无线传输作为物联网的神经系统,将遍布物联网的传感器连接起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接入不仅仅体现在PC、移动终端对网络的连接需求,还有工业生产环境下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需求。射频识别(RFID)作为物联网数据无线传输选择方式之一,采用非接触技术传递信息,其封闭性较高,这相对于开放的无线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物联网数据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射频传输系统并不是将信号直接进行传输,而是将信号与一个固定频率的波进行相互作用,这个过程称为加载,这样一个固定频率的波称为载波。而射频识别系统信道的传输质为磁场(电感耦合)和电磁波(微波),因此在实际的数据传输中容易遇到信道中的干扰,导致数据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并严重干扰信号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威胁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的有效性。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数据信号传输管理平台。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数据信号传输管理平台,包括远传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信号处理模块和后台管理服务器,所述远传数据接收模块包括用于接收射频数据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依次经隔离、放大后送入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模块中;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模块包括选频降噪电路和反馈调节控制电路,所述选频降噪电路包括运放器U3、U4、U5和U6,运放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远传数据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并通过可调电阻RL1连接陷波器的输入端,运放器U3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连接运放器U3的反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4连接运放器U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U4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U4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6连接运放器U4的反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6连接运放器U5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U5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U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连接运放器U5的反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8连接运放器U3的反相输入端,所述反馈调节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分别在所述陷波器和运放器U4的输出端与运放器U6输入端之间的三极管T1和T2,三极管T1和T2用于控制所述选频降噪电路的输出状态,运放器U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远传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运放器U1,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1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电感L1和电容C2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TVS管DZ1的一端和变阻器RP1的一端,TVS管DZ1的另一端接地,变阻器RP1的另一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3连接运放器U2的输出端,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2和电容C4接地,运放器U2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5连接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垚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垚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