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溢流保护器、收集容器及胸腔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851.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薇;黄俊俊;邓杰;宦广红;曹海军;仇广中;别良伟;姜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胥强;郭燕 |
地址: | 315334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保护 收集 容器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溢流保护器、收集容器及胸腔引流装置,其中,该收集容器和防溢流保护器单独设置,该防溢流保护器与收集容器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其以可拆卸的方式对接。该收集容器通过该防溢流保护器与负压抽吸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等连通。在负压抽吸模式下,设于负压抽吸通道内的防溢流保护器防止液体流向负压抽吸装置,设于压力检测通道内的防溢流保护器防止液体流向压力检测装置。当需要以重力引流模式进行引流时,可将收集容器与主机、防溢流保护器分离,该收集容器具备水封腔,从而能够以传统重力引流的模式完成引流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装置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例如,可应用于针对外伤性气胸,经过心脏或胸腔手术后,以及胸部损伤,胸膜腔积液,胸膜腔积浓或其他相关条件下的胸膜腔和纵膈腔引流情形。
一种负压抽吸式胸腔引流装置采用负压进行驱动,例如在床头提供负压源,通过软管将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与负压源相连,再将引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引流管与患者相连。负压源抽吸在收集容器中产生负压,可以尽快的抽吸胸腔残液残气,使胸膜腔快速形成负压,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抽出液体贮存在收集容器中,避免污染。通常,为了防止液体被抽吸到负压源,导致负压源受损,通常收集容器中会集成防溢流滤芯,该滤芯允许气体通过,但其遇水则膨胀,从而阻断收集容器与负压源的通路,防止液体进入负压源。
另一种胸腔引流装置采用传统重力引流模式,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另一端放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胸腔排出的液体通过引流管进入收集容器贮存,排出的气体通过水封腔排出。
该两种胸腔引流装置具有各自的结构,难以灵活切换使用,例如在负压抽吸模式中,该收集容器与防溢流滤芯集成在一起,无法用来进行重力引流。而重力引流所用水封瓶没有防溢流结构,也无法引用到负压抽吸模式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溢流保护器、收集容器以及胸腔引流装置及用于胸腔引流的收集容器,用以展示一种收集容器与防溢流保护器分开设置并能够拆卸的结构。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防溢流保护器,包括保护器壳体,所述保护器壳体内设有负压抽吸通道、压力检测通道和防溢流滤芯,所述负压抽吸通道和压力检测通道相互隔开,所述负压抽吸通道用于与收集容器的水封腔以可拆卸的方式连通;所述压力检测通道用于与所述收集容器的集液腔连通;所述负压抽吸通道和压力检测通道中设有所述防溢流滤芯,以防止液体溢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抽吸通道具有第二气体流通接口和第三气体流通接口,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接口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收集容器连通,所述第三气体流通接口用于与负压抽吸装置连通,以抽吸所述收集容器内的气体;所述压力检测通道具有第二压力检测接口和第三压力检测接口,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接口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收集容器连通,所述第三压力检测接口用于与压力检测装置连通,以检测所述收集容器内的压力;所述防溢流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设于所述负压抽吸通道内,用以防止液体流向所述负压抽吸装置,所述第二滤芯设于所述压力检测通道内,用以防止液体流向压力检测装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芯为筒状结构,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接口所在一端设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芯的开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接口的口壁密封对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流保护器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在所述防溢流保护器与负压抽吸装置脱离时,密封所述第三压力检测接口。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通道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第三压力检测接口连通,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弹性件,所述密封件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密封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驱动所述密封件密封第三压力检测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