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316.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杰;孙晨;王成志;金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苟冬梅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钠离子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通过可激发出V4+/V5+(4.0V vs.Na+/Na)电压平台的金属离子取代Na3V2(PO4)3中不提供此高电压平台容量的V3+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通过以下操作实现:
将制备Na3V2(PO4)3所需的钒源原料与所述金属离子对应的金属盐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再与制备Na3V2(PO4)3所需的其他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通过对所述混合物进行两次烧结,实现所述金属离子取代Na3V2(PO4)3中不提供V4+/V5+此高电压平台容量的V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激发出4.0V vs.Na+/Na电压平台的金属离子为Al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Na3V2-xAlx(PO4)3/C;其中,x大于0且小于等于0.5。
5.一种制备上述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将钠源、铝源、钒源和磷源,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碳源,充分溶解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2,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加热搅拌,并在加热搅拌后移至80℃真空烘箱中静置、烘干,研磨后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3,将所述前驱体粉末置于Ar气氛的管式炉中进行预煅烧;
步骤4,将预煅烧得到的粉末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得到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3V2-xAlx(PO4)3/C;其中,x大于0且小于等于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钠源、铝源、钒源和磷源按照Na3V2-xAlx(PO4)3的化学计量比进行添加,其中,x大于0且小于等于0.5;
所述碳源与所述Na3V2-xAlx(PO4)3的摩尔比为10:1~1: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源包括醋酸钠、硫酸钠、草酸钠、柠檬酸钠、硝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铝源包括硝酸铝、乙酸铝、三甲基铝和异丙醇铝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钒源包括偏钒酸铵、偏钒酸钠、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二氧化钒、硫酸氧钒、乙酰丙酮钒和三氯化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磷源包括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碳源包括草酸、抗坏血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和苹果酸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预煅烧的温度为400~500℃,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3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