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疝气补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300.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柴学源;陈晋伟;陈常权;郑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迈思(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斌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疝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疝气补片,包括疝气补片本体,所述疝气补片本体为具有网状结构的片材,所述疝气补片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弹力环,所述弹力环具有比疝气补片本体更大的回弹力,且所述弹力环由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以解决现有疝气补片的加强环会存在血管压迫、异物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疝气补片。
背景技术
疝气是指支撑内脏器官的腹膜在某个位置由于外科损伤或者病化引起的断裂或者弱化,使的腹内内脏器官通过该断裂或弱化部位向体外突出,形成局部肿块。疝气一般发生在腹股沟,腰和肚脐等位置,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疝、腰疝等,疝气一般不能自愈,严重时影响患者的行走与正常活动,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并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疝气的理想方法是疝补片修补术,即选用补片材料覆盖破损部位来修补疝环口,其术后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且伤口愈合快。20世纪80年代美国外科医生首先提出并采用了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来治疗疝气,发展至今,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已经取得了广泛的临床治疗验证,被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疝补片修补术中,疝气补片需要以卷曲的形态置于患者体内,然后再患者体内展开放置,目前的一些疝气补片的回弹力较弱,只能依靠镊子等手术器械来辅助展开,因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在疝气补片上增加弹力环来实现辅助回弹,但是弹力环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潜在的风险,比如血管压迫,异物感等。此外,术中疝气补片的覆盖位置也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中对于补片的覆盖范围、补片的放置位置都采用定量的描述方式,即补片超过缺损多少公分,补片超过某解剖结构多少公分。但在腔镜手术中,补片的位置只能依靠医生通过显示器来观看,无法直观的判断术中补片覆盖的距离,位置的误判可能导致补片放置不到位而引起术后复发,因而对主治医生提出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疝气补片,以解决现有疝气补片的加强环会存在血管压迫、异物感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疝气补片,包括疝气补片本体,所述疝气补片本体为具有网状结构的片材,所述疝气补片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弹力环,所述弹力环具有比疝气补片本体更大的回弹力,且所述弹力环由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环由固定在疝气补片本体正反两面上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组成,且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正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是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的长条体。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环包括有位于疝气补片本体最外侧的第一弹力环和位于第一弹力环内侧的第二弹力环,所述第一弹力环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弹力环为首尾不相连的缺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环具有与所述疝气补片本体的边沿轮廓等距设置或者大致等距设置的环形轮廓,所述第二弹力环具有与所述疝气补片本体的边沿轮廓的部分等距或者大致等距设置的缺环形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疝气补片本体上具有由可被人体吸收材料制成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环设于疝气补片本体的边沿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为涂覆于疝气补片本体的边沿的聚乳酸凝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为聚乳酸纤维在疝气补片本体边沿的勾边。
本发明提供的疝气补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疝气补片的弹力环由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其在体内一定时间后,弹力环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慢慢降低疝气补片本体在患者体内的强度,以避免弹力环造成的血管压迫,异物感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疝气补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疝气补片上弹力环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迈思(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百迈思(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