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新型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3730.5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炯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炯添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水器 新型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新型热交换器,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外壳围成一个用于加热的燃烧室,在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用于吸收热量的换热片组,所述的换热片组内穿设有多根内换热管,所述的内换热管两端口分别连接在外壳的左部和右部,所述的外壳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中空的第一引流室和第二引流室,多根所述的内换热管之间通过第一引流室和第二引流室依次首尾相连通而形成一条供水流通过的通道,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的、结构简单、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的新型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新型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中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吸收周围的热量传递到设在其内部的加热管道,传统的加热管道呈S形并来回贯穿热交换器外壳,S形加热管道由设置热交换器内部的直管和外露的U形管组成,这样的结构不但复杂,增加U形管增加加工成本,而且部分加热管道外露会加速散热。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的不足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的、结构简单、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的新型热交换器。
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外壳围成一个供燃气燃烧放热的燃烧室,所述的燃烧室内设有多根用于受热的内换热管,所述的内换热管两端口分别连接在外壳的左部和右部,所述的外壳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第一引流室和第二引流室,多根所述的内换热管之间通过第一引流室和第二引流室依次首尾相连通而形成一条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有左盖板、右盖板以及前壁板、后壁板,所述的左盖板包括有左外盖板和左内盖板,所述的左外盖板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一水槽,所述的左外盖板盖合在左内盖板上使得第一水槽的槽壁与左内盖板之间围成所述的第一引流室,所述的左内盖板在第一水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内换热管插入到第一引流室中的内换热管孔,所述的右盖板包括有右外盖板和右内盖板,所述的右外盖板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二水槽,所述的右外盖板盖合在右内盖板上使得第二水槽的槽壁与右内盖板之间围成所述的第二引流室,所述的右内盖板在第二水槽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供内换热管插入到第二引流室中的内换热管孔。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的水流通道首端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的右盖板上设置有中空并且与所述的水流通道末端相连通的右储水室,所述的左盖板上设有中空的左储水室,所述的左盖板和右盖板之间设置有与左储水室和右储水室相连通的外换热管,所述的左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左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口,使得冷水从进水口进入并依次通过水流通道、右储水室、外换热管、左储水室后进入出水口中。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盖板上设置有与水流通道首端相连通的通道入口以及与水流通道末端相连通的通道出口,所述的通道入口与所述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右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右储水室相连通的储水室入口,所述的右盖板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通道出口相连接而另一端与储水室入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的右储水室与水流通道末端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盖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的相对窄小的旁通通道,使得当水流通道中的水相对静置时通道入口处的水和通道出口处的水能够相互混合。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用于吸收热量的换热片组,所述的内换热管穿设在换热片组中。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外盖板上设置有第三水槽,所述的右外盖板盖合在右内盖板上使得第三水槽的槽壁与右内盖板之间围成所述的的右储水室,所述的左外盖板上设置有第四水槽,所述的左内盖板盖合在左外盖板上使得第四水槽的槽壁与左外盖板之间围成所述的的左储水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炯添,未经李炯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养老服务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M的项目数据管理系统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