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状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9710.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颖;苏志鹏;吴琼;余飞鸥;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H04B17/15;H04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帅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 无线通信 模块 基站 状态 监测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状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丢包率、待测基站的信号强度,待测基站为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接入基站;根据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分别生成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根据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丢包率分别生成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时间‑丢包率曲线;根据待测基站的信号强度生成待测基站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根据上述生成的三种曲线判断待测基站的运行状态。解决了现有电网系统中缺少对通信基站的通信质量的监测方法,使得无法及时发现电网系统发生的通信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更加巨大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使人们之间的通讯变得更加快捷,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大大的促进了电力通信的发展。
电网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电网的安全供电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内容。其中,影响到电网安全供电的重要因素是电网的通信质量,电网系统中各个设备接收控制指令进行工作,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无线通信模块与通信基站之间的通信。目前,电网系统中缺少对通信基站的通信质量的监测方法,使得无法及时发现电网系统发生的通信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基于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有利于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电网系统中缺少对通信基站的通信质量的监测方法,使得无法及时发现电网系统发生的通信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状态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丢包率、以及待测基站的信号强度,所述待测基站为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接入基站;
S2、根据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分别生成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根据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丢包率分别生成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时间-丢包率曲线;根据所述待测基站的信号强度生成所述待测基站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S3、根据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时间-丢包率曲线、所述待测基站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所述待测基站的运行状态。
可选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基站的ID序列号,根据所述ID序列号确定所述待测基站对应的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待测基站的ID序列号;根据所述ID序列号确定所述待测基站对应的各所述电力无线通信模块,之前还包括:
接收电网系统中所有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丢包率以及待测基站的信号强度并保存。
可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S01、判断所述待测基站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是否正常,若是,则执行步骤S02,否则,确定所述待测基站为异常状态;
S02、判断是否存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异常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若是,则,确定所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异常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的为异常状态,否则,执行步骤S03;
S03、根据时间-丢包率曲线为异常的电力无线通信模块,确定所述待测基站的天线存在异常的发射角度。
可选地,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