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及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211.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G05D9/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城市 内涝 分流 排水系统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及调度方法,它包括设置在内涝区的预警调度系统、雨水系统、连通系统和污水系统;所述预警调度系统用于判断内涝区的地面积水深度;所述连通系统将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相连通;所述预警调度系统于连通系统通讯相连,并控制连通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实现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之间通断的控制。此系统能够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具有成型时间短、适应范围广、成效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及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一段时间以来,因城市经济水平不高、地表水环境容量宽裕等因素,我国较多城市采用雨水污水共管的合流制排水系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城市黑臭水体也越发广泛。为提升污水排放治理效果,城市改造中大幅推广污水、雨水分不同管道排放的分流制排水系统。随着极端气候的频发,雨水排放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雨水积水排放时间的要求,导致局部地区发生内涝,一般措施是建设专门用于抽排雨水积水的泵站,但有时还是会因为排水能力不足而导致发生局部内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及调度方法,此系统能够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具有成型时间短、适应范围广、成效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它包括设置在内涝区的预警调度系统、雨水系统、连通系统和污水系统;
所述预警调度系统用于判断内涝区的地面积水深度;
所述连通系统将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相连通;
所述预警调度系统于连通系统通讯相连,并控制连通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实现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之间通断的控制。
所述预警调度系统包括固定在城市内涝区的道路上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测量道路上的地面积水深度H,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通讯方式与报警装置相连,所述报警装置通过无线或者有线通讯方式与调度装置相连。
所述报警装置和调度装置设置在远程调度室内。
所述雨水系统包括沿着道路方向,并在道路下方的雨水管道,所述雨水管道通过雨水篦子与道路路缘相连通;所述雨水管道通过雨水排放管与自然水体相连通。
所述雨水管道的顶部距地面的高度小于污水系统的污水管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所述连通系统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雨水系统的雨水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污水系统的污水管道相连通,在连通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开关装置;连通管在连通管污水管道端顶部距地面的高度大于雨水管道端。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开关闸门和开关泵,所述开关装置整体布置在连通管井内部,所述连通管井与连通管相连通;
所述开关装置处于常闭状态,只有在预警调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时,调度装置发出指令打开开关闸门,雨水水流从雨水管道端流向污水管道端;持续发出报警信号时,调度装置发出指令打开关泵,加快雨水水流从雨水管道端流向污水管道端。
所述污水系统包括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按污水产生区远期产生量的最高峰值设计建设,所述污水管道与多个污水产生区相连,所述污水管道上连通有污水进厂管,所述污水进厂管与污水厂相连,所述污水厂通过污水出厂管与自然水体相连通;所述污水进厂管上安装有提升泵组。
所述污水厂包括通过厂内连接管相连通的预处理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深度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和污水出厂管之间连通有超越排放管,所述超越排放管上安装有超越开关,所述预处理装置、和生化处理装置之间布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生化处理装置上安装有生化监控装置,并能够监测生化处理装置内的处理机制是否可能受到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