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气能热泵的节能节水建筑工地热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6837.0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芳;胡雪明;王振阳;朱金生;毛兆众;俞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19/10;F24F6/00;F24F11/64;F24F11/89;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李开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气 能热泵 节能 节水 建筑工地 热水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空气能热泵的节能节水建筑工地热水系统,包括:房屋主体、空气能热泵机组、供暖单元以及供热水单元;通过风道控制单中分流管道的设置以及控制环的作用,实现将同一个进气管路的气体分向不同的出口,利用各出口内设置的不同装置达到不同功能使用,如室内制热、热水、烘干、发电等功能,配合温度湿度传感器,实现自动化调控室内温度湿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应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空气能热泵的节能型建筑工地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工地热水系统多采用太阳能或电气热水器安装在室内进行热水取水使用,然而传统的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油/气热水器)具有能耗大、费用高、污染严重、具有安全隐患等缺点;
目前,将太阳能与热泵、燃气、电、生物质能等能源互补使用日益普遍,但是对于不同能源技术之间的匹配和能耗控制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仍因联合技术不成熟,无法实现低功耗的效果;其中,空气能热泵是利用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量来产生热能,消耗较少的电能产生较多的热能,越来越多的用于制热、采暖等技术领域。
中国专利CN 111076420 A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泵的节能节水建筑工地热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空气能热泵机组、保温水箱、循环水泵、增压供水泵、循环管道、冷水管道、热水管道、供水管道、IC卡取水装置及电控箱,高效节能,空气能热泵只需要对少量的电能即可对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吸收,在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当中具有功能良好的保温水箱,减少热量损耗,进一步减少电能的消耗;绿色环保,不会产生任何的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安全,空气能热泵设备在进行构造的过程中,与水、电之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不会出现漏电或者是触电的现象;IC卡取水装置,智能计量用水,大大增强了用水者的节水意识,确保水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上述技术方案仅是通过相应的取水方案解决了建筑工地上定量取水节水的技术问题,未深入研究将空气能的热量与热水系统进行结合充分进行利用;由于建筑工地冬季室内采暖和使用热水能耗消耗较大,如何将供暖根据使用需求和体感舒适度进行智能化调节并在此智能化调节过程中合理将该调节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变化转化应用于热水系统,以达到避免热量损失,最大程度上优化热量利用的效果,是目前建筑施工单位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施工的措施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泵的节能节水建筑工地热水系统,通过将建筑房屋的内墙体设计成并排设置的供暖面板,结合供暖面板及其上设置的风道控制单元的结构设计及控制方式,并配合温度、湿度传感器,解决了建筑工地上将供暖根据使用需求和体感舒适度进行智能化调节并在此智能化调节过程中合理将该调节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变化转化应用于热水系统,以达到避免热量损失,最大程度上优化热量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空气能热泵的节能节水建筑工地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主体、空气能热泵机组、供暖单元以及供热水单元;
所述供暖单元设于房屋主体中相邻两个房间之间并通过进气管路与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相连通;所述供暖单元包括两组分别设于两个房间内的供暖面板以及设于对应供暖面板上方的风道控制单元;
所述风道控制单元包括设于对应供暖面板顶端的分流管道、设于分流管道顶端的控制环、设于供暖面板的顶端且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环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控制环的顶端与所述进气管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分流管道内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上出风通道、下出风通道、热水供气通道以及封闭位;
所述供暖面板上均开设有上出风口、下出风口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容腔;所述上出风口与上出风通道相连通;所述下出风口与下出风通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