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端的模型转化服务提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1608.X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白东玉;许后磊;曹阳;张杰;黄迪;李顺;陈昌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51 | 分类号: | G06F8/51;G06F8/76;G06F21/31;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董昆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端 模型 转化 服务 提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型自动转换发布的方法,通过模型转化目标软件提供的命令行转化程序,结合本专利中综合调度的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将轻量化模型系统、主系统、和用户端进行综合调度,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自动下载主系统中的模型文件,进行模型转换后,上传至轻量化模型系统生成模型共享地址,然后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将生成的模型共享地址反馈至主系统,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端登录主系统后即可对模型文件进行查询,用户从之前的需要全面了解模型转化的复杂过程并进行手动操作变成只需要上传模型即可,大幅降低了业务系统使用的培训成本和用户操作复杂度和操作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型自动转换发布的方法,应用于个人计算机为服务器提供模型转化的服务。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世界不断从二维领域向三维领域发展,各种三维软件日益增多,由于各软件所提供的服务又不尽相同,如有的软件用于三维建模,有的软件用于轻量化模型在线浏览,软件与软件之间需要一个模型转化服务才能将模型从一种软件文件转化为另一种软件文件。但是有些转化服务所需要的硬件是服务器无法或难以提供的,如高级显卡通常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无法安装在服务器上。这时候就需要使用用户端为服务端提供服务。
一些轻量化模型软件提供了命令行模式对文件自动转化,如BIMe,这些命令行工具能够利用windows自带的DOS命令行执行一串定义好的字符串,就能够通过调用对应的程序执行对应的计算机操作。如BIMe就提供了可用于执行的命令行应用程序,使用命令行调用这个程序,就可以将指定的revit文件转换成BIMe对应的文件格式,且BIMe还提供了轻量化文件发布接口,通过轻量化文件发布接口,开发人员可以利用编程将对应的文件上传到轻量化服务中,并支持模型分享操作,模型分享操作是指用户可以在不需要登录的情况下直接在线访问模型。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共享使用的轻量化模型软件,如BIMe,在应用于公司内部三维文件交流,研发进度监控、跟踪时,无法做到有效的查询和记录,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技术秘密泄露的风险,故而研发一套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模型转换服务系统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自动转换发布的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户端的模型转化服务提供方法,包括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主系统、轻量化模型系统,用户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主系统创建一个待转换模型表,该表中至少包含文件ID、文件正文、转换状态、项目名称、模型ID、共享路径六个字段;
S2:根据主系统的相关模型文件查看需求,由用户端上传对应的模型文件,并保存到所创建的待转换模型表中,上传模型文件的用户端需安装转化模型文件所对应的软件环境;
S3:对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部署相应的模型转化命令程序;
S4: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自动下载主系统中的模型文件,进行模型相应的格式转换后,再上传至轻量化模型系统生成模型共享地址,然后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将生成的模型共享地址反馈至主系统,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端登录主系统后即可对模型文件进行查询;
所述主系统服务器端提供用户端的授权认证,包括用户端自动登录使用的账户和密码;提供待转换文件的数据接口,接口以序列化的数据返回到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其中序列方式为是Json或 XML;提供模型文件的下载接口,文件以http Get形式进行请求,以文件二进制的方式返回到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