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通信功能的压力表及和手持终端的适配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583.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军;万春辉;闫守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8 | 分类号: | G01L19/08;G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信 功能 压力表 手持 终端 连接 方法 | ||
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压力表及压力表和手持终端适配连接方法,包括:手持终端以第一获取方式从压力表获取适配连接信息,适配连接信息包括压力表的连接识别码,第一获取方式非有线连接;手持终端产生连接请求信息,并以第二交互方式向压力表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连接识别码,第二交互方式是与第一获取方式不同的无线通讯;响应于手持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手持终端和压力表以第二交互方式建立数据通道;手持终端通过数据通道从压力表获取压力量;设计了配置于压力表的连接识别码,使手持设备可以通过这一验证确保连接对象的正确性,同时保证了压力量的信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计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压力表及和手持终端的适配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压力表作为重要的计量监测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为了确保压力量获取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从压力表上读取压力量进行查看和分析,这种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很多场景下,对压力表进行无线连接时,会发现可连接的对象有多个,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连接对象将很难发现,例如,多个压力相近的管道上分别设置一个压力表,在对各个压力表进行读取分析时,如果对将某个连接对象错误地当成另外的压力表进行连接,即使读取到压力量也无法发现(因为本来这些不同压力表对应的压力量就相近);
其二、要保证压力量信息的安全不外泄,就需要避免外部设备可以直接和压力表建立数据连接,与之相反的,要保证从压力表上远程读取压力量的快速进行,就需要外部设备可以直接或近乎直接和压力表建立数据连接。
现有技术一,一种无线智能远传压力表代表了目前的常规方案,压力表包括壳体以及玻璃面板,壳体为一个开口式空腔,玻璃面板封闭开口,空腔内设有检测接口、指针、机芯、刻度盘以及传动机构,指针套设在机芯上且与机芯联动设置,传动机构与检测接口连接,检测到压力变化,发生形变带动机芯转动实现指针在刻度盘上旋转;其中,还包括无线数传模块、供电电源以及电阻检测模块,电阻检测模块与传动机构联动使得电阻阻值发生变化;供电电源位于壳体底面且为无线数传模块提供电源;无线数传模块包括天线,无线数传模块将电阻检测模块传输的模拟量信号改为数字信号,通过天线传送至终端,天线位于壳体外与壳体固定;这种方案当然能使手持设备和压力表建立数据连接,但同时也存在上述的两个问题,即当同时有多个类似压力表需要连接时,很难区分,如果无线数传模块和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可以直接建立,则很难保证压力量信息安全。
现有技术二,变电站内压力表抄表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代表了目前另一种常规方案,即通过一定程度上对通讯便捷性的放弃来解决问题,获取抄录人员的手持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手持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及变电站内各个待抄压力表的预存位置信息确定最短抄表路径;将所述最短抄表路径发送至所述抄录人员的手持终端,以使所述手持终端显示所述最短抄表路径;获取所述手持终端发送的各个待抄压力表的表计信息,并确定各个待抄压力表是否正常;这一方案放弃了压力表和手持设备之间直接的数据连接,确实解决了前述两个难题,但同时又引发了新的问题:
如果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查看压力表的压力量信息,则由于没有直接的数据连接而非常不方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方案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压力表和手持设备之间随连随断的数据连接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针对压力表快速连接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压力表,包括:
表壳;
引压管,引压管连接表壳,引压管引入流体介质;
压力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引压管引入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并转换为电变量,得到流体介质的压力量;
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设置在表壳的外表面,触控显示屏显示压力量并接收用户触控输入的操作指令;
无线通信部,无线通信部用于无线收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穴盘自动收集移栽机构
- 下一篇:基于关键层回滚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容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