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检测与修补沥青路面车辙的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028.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郭德栋;郭昌云;张修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23/07 | 分类号: | E01C23/07;E01C23/09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地址: | 25035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检测 修补 沥青路面 车辙 养护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自动检测与修补沥青路面车辙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测定系统(2)、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微波加热系统(3)、路表耙松系统(4)和沥青储存、撒布系统(5);其中:
雷达测定系统(2),用于采集车辙的深度和宽度信息;
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用于向雷达测定系统(2)发送工作命令参数且对雷达测定系统(2)采集的车辙的深度和宽度信息进行处理,获得车辙体积;并向微波加热系统(3)、路表耙松系统(4)和沥青储存、撒布系统(5)发送指令;
微波加热系统(3),受控于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用于对车辙处进行加热处理;
路表耙松系统(4)、受控于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用于对车辙处进行耙松处理;
沥青储存、撒布系统(5),用于存储、拌和沥青混合料且受控于控制系统,用于撒布沥青混合料;
所述雷达测定系统(2)设置于养护装置的前端,所述沥青储存、撒布系统(5)设置于养护装置的后端;
其中,沥青储存、撒布系统(5)包括沥青混合料存储单元(501)和沥青混合料撒布单元(502);
沥青混合料存储单元(501)包括加热模块(501a)和拌和模块(501b),加热模块(501a)用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保温,拌和模块(501b)用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实时拌和;
沥青混合料撒布单元(502)包括用于控制沥青混合料撒布量的撒布量大小控制模块(502a)和撒布口(502b),撒布量大小控制模块(502a)接收到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发出的指令后控制将定量(M)的沥青混合料在特定的时间(T)开始撒布并在固定的时间(t)内撒布完;
设定雷达测定系统(2)第一次检测到车辙的位置距离沥青混合料撒布单元(502)的撒布口(502b)的距离为D,经过特定的时间T(单位:s),沥青混合料撒布单元(502)的撒布口(502b)开始撒布沥青混合料;时间T=D/v,v为养护装置行车速度,单位为m/s;
设定单位距离d(单位:m)为一个撒布单位,在一个撒布单位内雷达测定的次数为n,计算出n次测得的车辙宽度的平均值x(单位:m)和车辙的深度的平均值y(单位:m),车辙体积V(单位:m3)=x×y×d;
在一个撒布单位距离d内,用固定的时间t(单位:s)将定量M的沥青混合料撒布完成,其中M=ρV,式中,ρ为沥青混合料的密度,V为车辙体积;t=d/v,v为养护装置行车速度;
所述雷达测定系统(2)包括雷达控制模块(201)、天线模块(202)和数据传输模块(203);
其中,雷达控制模块(201)将接收的工作参数命令发送给天线模块(202)发送;天线模块(202)包括波发射机(202A)和波接收机(202B);天线模块(202)接收雷达控制模块(201)发送的工作参数命令后开始检测并将检测到的车辙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03)传输给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
所述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包括总电源(101)、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102)、GPS定位模块(103)和指令下达模块(104);
总电源(101)为整个装置提供电力;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102)用于接收和显示采集的车辙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与控制;GPS定位模块(103)能够实时更新和记录检测点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给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102);指令下达模块(104)用于发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102)的控制指令;
微波加热系统(3)包括加热指令接收模块(301)、微波加热温度控制模块(302)和微波加热模块(303);
加热指令接收模块(301)收到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发出加热指令后,微波加热模块(303)开始加热并由微波加热温度控制模块(302)进行控温;
路表耙松系统(4)包括耙松指令接收模块(401)、耙松深度调节模块(402)和耙松模块(403);
耙松指令接收模块(401)收到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1)发出的耙松深度信号后由耙松深度调节模块(402)调节耙松模块(403)位置,对加热后的车辙处进行耙松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0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