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内壁贴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3389.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秦涛;邱金星;魏超;王乙坤;杨沫;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杨培权 |
地址: | 441053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内壁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筒内壁贴片机构,所述圆筒内壁贴片机构包括机座、直段贴片装置以及同步驱动装置,机座沿前后向的一端用于供圆筒工件安装;直段贴片装置包括安装杆和设于安装杆周侧的多个支撑结构,多个支撑结构用于共同供外壁涂胶的筒状软片/薄膜套设安装,多个支撑结构均可沿安装杆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安装杆沿前后向活动安装至机座,以带动多个支撑结构伸入至圆筒工件内;同步驱动装置安装至安装杆上,同步驱动装置与多个支撑结构驱动连接;其中,安装杆带动外壁涂胶的筒状软片/薄膜向后运动至伸入圆筒工件内,同步驱动装置驱动多个支撑结构同步运动至与圆筒工件的内壁直段接触,以将外壁涂胶的筒状软片/薄膜粘附于圆筒工件的内壁直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筒贴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圆筒内壁贴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对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某些工况条件下的工艺要求,在产品成型后,一般会进行贴片工序,即把已经处理好的薄膜外壁涂特殊的粘胶,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操作,贴合在筒状产品的内壁,待粘胶冷却后,薄膜与产品内壁牢固的粘合在一起。现有用于圆筒内壁贴片的自动化装置较少,人工贴片精度低、一致性差、劳动强度高,尤其对于“口小腔大”的小口径圆筒贴片难度更大,很容易出现起泡、出皱等现象,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圆筒内壁贴片机构,旨在解决目前的贴片方式容易出现起泡、出皱的问题,生产效率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圆筒内壁贴片机构,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沿前后向的一端用于供所述圆筒工件安装;
直段贴片装置,包括安装杆和设于所述安装杆周侧的多个支撑结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共同供外壁涂胶的筒状软片/薄膜套设安装,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均可沿所述安装杆的径向方向活动安装,所述安装杆沿前后向活动安装至所述机座,以带动多个所述支撑结构伸入至所述圆筒工件内;
同步驱动装置,安装至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同步驱动装置与多个所述支撑结构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杆带动外壁涂胶的筒状软片/薄膜向后运动至伸入所述圆筒工件内,所述同步驱动装置驱动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同步运动至与所述圆筒工件的内壁直段接触,以将外壁涂胶的筒状软片/薄膜粘附于圆筒工件的内壁直段。
可选地,所述机座的上端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滑槽;
所述直段贴片装置还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下端面对应所述滑槽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至所述滑槽,所述活动座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杆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直段贴片装置还包括活动座,所述安装杆可沿前后向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活动座;
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
滑动套,沿前后向螺旋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滑动套的周侧面对应多个所述支撑结构设有多个驱动槽,每一所述驱动槽的槽深呈由前至后逐渐减小设置;
第一导向套筒,罩设于所述滑动套外,且所述第一导向套筒与所述活动座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导向套筒的周侧面对应多个所述驱动槽贯设有多个导向通孔;
多个活动杆,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多个所述导向通孔滑动安装至多个所述驱动槽内;以及,
止转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套与所述第一导向套筒之间。
可选地,所述同步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至所述活动座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主轴与所述安装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套筒的后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用于与筒状软片/薄膜的侧端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