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辐翻边退料自动接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385.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波;赵运岭;杨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B21D5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辐 翻边退料 自动 装置 | ||
一种轮辐翻边退料自动接料装置,涉及到轮辐加工辅助用具,包括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撑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可移动的连接;所述撑接板内设置有多组流利条;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撑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支架倾斜的方向来回移动;本设计通过模块式设计,装置与压力机相对独立,使用时可快速连接在压力机工作台面,通过撑接板的伸出和退回,与压力机同步工作并且相互配合,实现对轮辐产品的自动接料;通过使用该自动接料装置,显著降低操作的安全风险,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取料,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轮辐加工辅助用具,具体为一种轮辐翻边退料自动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辐冲压线翻边模采用上模钢性退料工艺,压力机在工作中连续作业;目前操作作业中需手臂伸入模区接料,即在压力机滑块上行时操作人员手动接料;接住从上模退出的轮辐零件后,将轮辐零件放置到滑道上流入工序间辊道。
但是如果压力机的滑块存在异常动作或者和模具部件掉落均可能造成操作人员手臂的严重伤害;因此,需要自动化的装置设计来代替传统采用手工接料的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接料的方案,通过该装置实现在压力机对轮辐加工完成后的自动接料,摒弃传统手工接料的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轮辐翻边退料自动接料装置,包括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
撑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可移动的连接;所述撑接板内设置有多组流利条;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撑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支架倾斜的方向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撑接板通过滑轨副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可移动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撑接板的至少一个侧面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撑接板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以使得所述撑接板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接料装置还包括倾角调节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倾角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架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固定且位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的下方,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架相对于地面的整体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调节盘;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连接形成铰接支点,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处铰接有竖直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与所述调节盘对应螺旋配合;转动所述调节盘以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杆上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支架绕着所述铰接支点摆动从而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铰接支点的侧面还设置有维持件,所述维持件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连接;所述维持件上还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维持件配合的锁块,所述维持件与所述锁块通过穿设条形孔的锁紧螺栓实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每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均穿设有一销钉,通过所述销钉使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共同组成剪叉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所述销钉为支点做剪切运动以实现对第二支架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底架相对的面上设置有连杆滑动辅助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