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937.6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佳;李婧;杜迎辉;刘洪钧;葛振宇;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63/27;A01N63/22;A01P21/00;A01P1/00;A01P3/00;C05G3/00;C05G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多效抗逆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马铃薯多效抗逆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以质量份数计,海藻糖5‑60份、壳寡糖1‑15份、微生物源抗逆剂30‑90份。本发明的马铃薯多效抗逆剂将海藻糖、壳寡糖和微生物源抗逆剂相结合,集能量提供、生物保护、广谱抑菌及诱导抗性于一体,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功能性肥料。海藻糖不仅为作物提供能量,在冷冻和高渗等逆境下,具有无可比拟的生物保护作用;壳寡糖可调控植物抗性基因的表达;微生物源抗逆剂在抑制植物病菌、诱导植物抗性的同时,促进土壤中优势菌群的繁殖,并分泌多种代谢产物,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三者之间协同作用,相辅相成,为作物抵御低温干旱等多种不良环境提供了三重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马铃薯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015年11月,农业部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5]4号),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马铃薯是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理想的替代作物之一。
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气候冷凉,特点为冬季寒冷漫长,最低气温达-30℃,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夏季炎热短促,光照强度高,昼夜温差大,部分地区降雨较少,寒冷干旱是威胁这些地区马铃薯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
除了地域本身的气候影响外,倒春寒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对马铃薯生产危害极大。一般年份春季气温缓慢上升,马铃薯幼苗开始正常生长,但有些年份早春气温偏高,作物生长发育提前,此时如果突然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天气,甚至出现霜冻,造成早播马铃薯叶片迅速萎蔫、塌陷,当气温变暖时,受害部位变成水浸状,死亡后变褐,受害植株极易诱发休眠芽萌发,导致结薯不集中、薯块小,产量大幅下降。
由于马铃薯是一种对盐中度敏感的作物,盐渍化给马铃薯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另外,马铃薯在田间生长过程中,易遭受各种病害(如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病毒病、青枯病等)的威胁,引起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常常造成巨大的损失,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甚至减产70%以上。因此,如何提高北方高寒地区马铃薯的抗寒、抗旱、抗盐及抗病性是实现该地区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多效抗逆剂,该马铃薯多效抗逆剂能有效提高北方高寒地区马铃薯的抗寒、抗旱、抗盐及抗病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马铃薯多效抗逆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多效抗逆剂,以质量份数计,海藻糖5-60份、壳寡糖1-15份、微生物源抗逆剂30-90份。
海藻糖不仅为作物提供能量,在冷冻和高渗等逆境下,具有无可比拟的生物保护作用。壳寡糖可调控植物抗性基因的表达,微生物源抗逆剂在抑制植物病菌、诱导植物抗性的同时,促进土壤中优势菌群的繁殖,并分泌多种代谢产物,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三者之间协同作用,相辅相成,为作物抵御低温干旱等多种不良环境提供了三重保障。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源抗逆剂为荧光假单胞菌液体发酵培养物、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地衣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荧光假单胞菌液体发酵培养物菌数为80亿/mL以上。
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菌数、地衣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菌数、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菌数均为100亿/mL以上。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源抗逆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培养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物料混合自动包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综合利用高COD废硫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