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642.4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华;林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明英华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型 陶瓷 | ||
本发明涉及陶瓷窑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包括窑炉本体,所述窑炉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窑炉本体的正面且位于信号收发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通过设置筛板、挡板、竖管、螺旋管和排气管,通过进水管向罐体内注水,开启第二气泵,第二气泵抽吸尚有余热的窑炉本体内的空气送入罐体内,空气被筛板过滤,杂质被过滤,高温的热气通过螺旋管和排气管喷出,水中的螺旋管为铜铝合金,罐体内的水被加热,可以供应环境内工人生活之用,且筛板过滤了空气中的杂质,螺旋管不易被堵塞,设备可以利用窑炉本体的余热,且设备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
背景技术
窑炉或火炉是指用于烧制陶瓷器物和雕塑或是令珐琅熔合到金属器物表面的火炉,一般用砖和石头砌成,根据需要可以制成大小各种的规格,能采用可燃气体、油或电来运转,电窑比使用可燃气体和油的窑更容易控制温度,但是一些陶工和雕塑家认为电窑的温度上升太快,窑炉的膛内温度时采用高温计或测温锥测量的,通过窥孔可以看见。
传统的陶瓷窑炉结构简单,窑炉内的余热温度高达数百甚至上千摄氏度,这些余热排放出来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十分不环保,故而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具备节能环保等优点,解决了窑炉内的余热温度高达数百甚至上千摄氏度,这些余热排放出来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十分不环保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陶瓷窑炉,包括窑炉本体,所述窑炉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窑炉本体的正面且位于信号收发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窑炉本体的正面且位于信号收发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到窑炉本体内部的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窑炉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底部连通有一端与窑炉本体相连通的第一对接管,所述窑炉本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泵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第一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有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到箱体内部的制冷装置,所述窑炉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对接管,所述窑炉本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泵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罐体内部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筛板,所述罐体的内部且位于筛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挡板上方的竖管,所述竖管的顶部连通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罐体上方的排气管,所述罐体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罐体的右侧且位于排水管的下方嵌设有出渣门,所述窑炉本体的顶部且位于罐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气泵,所述第三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有抽吸管,所述第三气泵的出气管连通有延伸管。
优选的,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窑炉本体为隧道式窑炉。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管和第一对接管均为PVC塑料管,所述第一对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内机和制冷外机,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冷外机,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制冷内机,所述制冷内机和制冷外机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连通有补气管,所述补气管的左侧连通有单向阀,所述箱体为聚氨酯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管和第二对接管均为铝合金管,所述第二对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高碳钢,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连通有广口进水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明英华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明英华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