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1491.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哲;赵文东;安岗;狄子翔;钱红赫;王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互联网 业务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基座,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工业业务应用和个性化工业业务应用;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以供不同级别的所述管理业务应用和所述工业业务应用直接使用所述数据。该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体的数字化能力共享平台,实现集约化和一体化管控,以及各级公司应用的快速复制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使技术改造成本大幅下降,为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工业互联网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集团级企业在组织架构上通常是三级管控模式,如集团公司、分公司、专业化子公司,各级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均是单点孤立的,无法互联互通,如何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实现自上而下的集约化、一体化管控,对集团内各级公司是一种新挑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孤立而导致无法集约化、一体化管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包括:
基座,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
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
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工业业务应用和个性化工业业务应用;
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以供不同级别的所述管理业务应用和所述工业业务应用直接使用所述数据。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
基础设施模块,用于基于应用场景提供底层服务;
大数据模块,用于汇聚和分析所述数据;
研发模块,用于实现跨团队、跨系统的协作管理;
能力模块,用于通过集约化方式对不同能力进行集中沉淀,以供上层业务应用调用;
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商店模块,用于整合所述能力模块的能力,并进行开发管理。
其中,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商店模块管理的所述能力包括API能力和所述数据。
其中,所述管理业务域,包括:
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管理类应用和数据类应用;
一体化接入口模块,用于统一管理接入业务;
业务交互模块,用于底层业务和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其中,所述管理业务域,还包括:
ESB+SOA模块,用于集成已有的目标模块;
微服务模块,用于集成演进的新建的目标模块。
其中,所述工业业务域,包括:
中心云端的工业业务域,用于为等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等级公司提供工业业务服务;
边缘端的工业业务域,用于为级别小于预设等级公司提供工业业务服务。
其中,所述中心云端的工业业务域和所述边缘端的工业业务域通过基础网络SD-WAN云联网专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越权漏洞风险的企业微信应用代理系统
- 下一篇:轴端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