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土壤检测的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7929.1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安田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5/04;G01N30/02;G01N1/44;G01N1/40;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52825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土壤 检测 多功能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土壤检测的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设有研磨机构,所述箱体外侧底部开设有三个放置槽,放置槽内部设有检测机构;所述研磨机构用于对样品进行研磨,所述检测机构位于研磨机构的下方,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套,所述检测套设于放置槽内部,检测套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器,称重器顶部固定连接有PH检测仪,检测套内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加热器和气相色谱仪。本发明解决了因检测时的土壤处于凝结状态,使得在对土壤检测时反应试剂很难与土壤完全反应,导致反应时间加长以及土壤活性降低,从而使得检测出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土壤检测的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土壤检测大多数都是通过土壤采样机将待检测的土壤取出,然后使用密封试管将土壤样品密封收集,最后带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为了确保土壤的完整性和活性,必须将采样的土壤迅速放入试管中进行密封,因此在检测时的土壤处于一种凝结的状态,使得在对土壤检测时相应的反应试剂很难与土壤完全反应,而且会导致反应时间加长,从而使得土壤活性降低,从而使得检测出的结果不准确,而且现有的土壤检测需要检测土壤的多个属性,单个属性的检测耗时长,需等待很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出现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用于土壤检测的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土壤检测的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通过红外线加热器对检测套内部加热,此时通过观察称重器重量的变化检测出土壤的含水量,同时通过PH检测仪对土壤PH值进行检测,而且烘干土壤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进入气相色谱仪,从而对气体进行检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土壤检测需要检测土壤的多个属性,单个属性的检测耗时长,需等待很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出现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用于土壤检测的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设有研磨机构,所述箱体外侧底部开设有三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圆周阵列,所述放置槽内部设有检测机构;所述研磨机构用于对样品进行研磨,所述检测机构位于研磨机构的下方,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套,所述检测套设于放置槽内部,所述检测套外侧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设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检测套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套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器,所述称重器顶部固定连接有PH检测仪,所述检测套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加热器,所述检测套内腔另一侧开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部设有气相色谱仪。
进一步地,所述气相色谱仪设于装置槽内部且与检测套活动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相色谱仪两侧的检测套内壁上分别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于转动槽内部且与检测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杆。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位于放置槽下方,所述第二滑动槽内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于第二滑动槽内,且滑动块与第二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底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第二滑动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靠近检测套设置,活动板用于将检测套限位固定在放置槽内。通过活动板与检测套之间的相贴合以及第二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控制检测套与放置槽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套的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安田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安田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