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查间歇阻抗变化的连接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5930.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鲁迪·汉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31/52;G01R31/54;G01R31/66;G01R27/02;G01R2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地址: | 德国威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查 间歇 阻抗 变化 连接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查第一和/或第二线路中的间歇阻抗变化的方法和连接测试装置。所述连接测试装置包括发射器,其具有用于生成测试信号的测试信号发生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或所述第二线路的第一测试点,其中所述测试信号发生器将所述测试信号经由所述第一测试点提供给所述第一线路或所述第二线路。所述连接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器,其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或第二线路的第二测试点以及接收器前端,其经由所述第二测试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线路或第二线路的呼入信号。此外,所述连接测试装置还具有评价逻辑,其连接到所述接收器前端并且其将输入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以识别所述第一线路和/或所述第二线路中的间歇阻抗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查第一和/或第二线路中的间歇阻抗变化的连接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连接插头的线缆束,尤其是有许多个体线材或线材网络的那种,通常是用自动连接测试仪在制作和维护期间来检查的。
标准的连接测试仪检查个体线材中的连接或是包括多个个体线材的线材网络中的连接是否以低电阻连接到连接插头的插头触点。这样的连接测试仪还能够检查在非互联的个体线材之间的绝缘是否为高电阻。
这些连接测试仪通常由程序来控制。程序控制测试序列,并记录测试和测试结果。程序一般适合待测试的线缆束以及适合线缆束的连接数据。测试序列有时能够从线缆束的电路图直接生成。
在具有许多个体线材的线缆束中,必须要检查大量的连接。人工检查和记录线缆束容易出错且耗时,并因此已不常见。
根据GB2529456A已知一种用于检测线路中的间歇故障的测试仪以及针对这样的间歇故障的模拟系统。所述模拟系统生成电阻变化,以检查所述测试仪的多个测试通道。
根据GB2531268A已知一种用于监控和显示针对间歇故障的测试装置的状态。
US2010/268507A1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电子系统的多线材连接中的故障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能够检测持续和间歇故障;其包括能够连接到测试目标中的不同测试点的多个端口,具有多个多路复用器的开关模块,以及万用表,其能够经由所述多路复用器连接到各个测试点。
根据WO2020/125996A1已知一种用于检查具有若干网络的线缆束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网络包括若干电气模块。该已知的方法包括对所述网络施加AC电压信号,测量被施加以AC电压信号的每个网络的电流和电压,将基于每个所测量的电流和每个所测量的电压而生成的各个网络的I-V曲线与针对对应网络的缺省目标I-V曲线进行比较,以及若基于每个所测量的电流和每个所测量的电压而生成的I-V曲线中的一个偏离所对应的目标I-V曲线大于缺省阈值,则输出错误讯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测试装置,其同时地并且因此快速地检查动态线路故障,所述动态线路故障为个体线路中的以及具有许多线路的线缆束中的间歇阻抗变化的形式,即,该装置缩短了测试时间,并且该装置还能够经济地制作,尤其是无需昂贵的精密测量装置并且无需开关矩阵或多路复用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检查第一和/或第二线路中的间歇阻抗变化的连接测试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连接测试装置尤其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可以包括用于生成测试信号的测试信号发生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或第二线路的第一测试点,其中所述测试信号发生器能够将所述测试信号经由所述第一测试点提供给所述第一或第二线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连接测试装置还尤其包括第一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实质上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或第二线路的第二测试点,以及经由所述第二测试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或第二线路的呼入信号的接收器前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连接测试装置一般还包括评价逻辑,其连接到所述接收器前端并且能够将输入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以识别所述第一线路和/或所述第二线路中的间歇阻抗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泰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泰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