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903.1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羊东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三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校工 现场 原始记录 管理 证书 出具 计量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涉及软件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软件编程技术模块、前端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原始记录储存模块和内容关联模块,软件编程技术模块用PHP、JAVA、HTML等软件编程技术将原始记录呈现在软件系统中,前端模块采用H5页面,服务端采用THINKPHP框架搭建系统结构,通信接口模块客户端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通信,原始记录储存模块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结构化地存储原始记录内容,内容关联模块利用软件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原始记录内容与证书内容作逻辑关联;本发明用PHP、JAVA、HTML等软件编程技术将原始记录呈现在软件系统中,摆脱对OFFICE、WPS等第三方软件的依赖,且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证书,提高证书出具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
背景技术
计量检测行业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计量技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前沿,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计量检测行业目前信息化水平还相当低,特别是检校信息的管理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比如用纸和笔去现场记录测得数据,回单位用计算器或电子表格埋公式计算测得值的合规性。对于证书出具,大部分法定机构只有证书出具阶段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多数区县法定机构甚至还处于手写证书的阶段。在计量考核工作中经常发现“有证书没记录”的情况,为什么?因为原始记录都是手写的简易纸质记录,规范的记录以及证书要靠人工去归档整理成册,工作量巨大,很多机构根本无力去规范管理,长期以往最终导致检校阶段操作不规范甚至证书作假的情况,对整个计量检测行业甚至国家的整个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亟需一个能将检校工作中从原始记录编写到证书出具的全过程进行完整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计量检测管理软件的状况存在以下不足:①、没有实现原始记录的电子化管理;②、调用WORD或EXCEL等微软OFFICE软件制作电子原始记录,受制于三方软件的服务,且兼容性差,换个电脑环境就可能调用不了;③、修改留痕方式不合规;④、原始记录中的误差或检测指标结果需人工单独用计算器或者电子表格计算,费时费力;⑤、检校现场没法即时判定检测结果的合规性,导致多次往返于检测现场与办公地点,费时费力且后续检测没法重现第一次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⑥、原始记录里检测指标数据的统计非常困难。所有数据存在与电子表格文件中,没法快速地提取分析;⑦、证书报告出具过程还需要再次进行数据转移和人工计算;为此,我们提出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软件信息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计量系统及其计量方法,包括软件编程技术模块、前端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原始记录储存模块和内容关联模块,所述软件编程技术模块用PHP、JAVA、HTML等软件编程技术将原始记录呈现在软件系统中,所述前端模块采用H5页面,服务端采用THINKPHP框架搭建系统结构,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客户端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通信,所述原始记录储存模块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结构化地存储原始记录内容,所述内容关联模块利用软件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原始记录内容与证书内容作逻辑关联。
优选地,所述前端模块完成原始记录在安卓、计算机浏览器等的无差别显示,并对不同平台进行兼容。
优选地,所述通信接口模块服务端采用JSON进行数据交换标准。
优选地,所述内容关联模块完成原始记录确认及系统自动生成证书。
用于检校工作现场原始记录管理及证书出具的计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tep1:对原始记录进行电子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三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三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